□秦少波
病例 王某,男性,32岁,未婚。患者长期外出务工,饮食、生活不规律,长期吸烟、饮酒,食用生冷食物。十几年来,患者经常出现腹泻,泻前腹痛不明显,大便质稀,泻后乏力,休息后基本不影响工作,曾间断服用氟哌酸、中药,有一定效果,但经常复发,时轻时重,最多时每天腹泻次数在6次~7次。患者饮食、生活规律后,腹泻次数减少,每天2次~4次。1周前,患者再次饮酒后引发泄泻,次数增多,服用西药、中成药无效,遂寻求中医治疗。 诊见 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面色晦暗无泽,白睛充血,体态匀称,活动自如,言语流利,声音尚可,可闻及身上、口腔内有烟味。一周前,患者饮用大量白酒,食用凉菜和辛辣、油腻食物后泄泻复发,每天3次~6次,泻下急迫、质稀、量多,兼有不消化食物,泻前腹痛不明显,泻下臭秽之气不显著,伴有乏力,口淡无味,出虚汗,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 脾虚湿盛,兼有里热。 治则 益气健脾、燥湿止泻。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茯苓18克,白术15克,甘草6克,炒白扁豆15克,车前子20克(包煎),葛根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浮小麦20克,五味子6克,陈皮6克,山药15克,砂仁10克。共3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 患者服用完中药后泄泻停止,大便成形,乏力、口淡无味、出虚汗症状消失。笔者嘱咐患者,生活要规律、饮食要规律,戒烟、戒酒。 按语 患者长期泄泻,是饮食不规律,嗜烟酒,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所致。正如《景岳全书·泄泻》中记载:“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在治疗上应运脾化湿,选用参苓白术散。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兼有保肺功效,可以治疗肺损虚劳诸证,为“培土生金”的常用方剂。患者舌苔黄厚腻,是有内热,合用葛根芩连汤。诸药合用,效果显著,故患者服药后泄泻立即停止。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