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秦氏妇科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面瘫
马丙祥治疗肝肾阴虚证验案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盂肾炎
1
11 1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盂肾炎
 


□李宇鹏

   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病在女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反复发热、乏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伴腰部酸痛等为主要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效果显著。
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慢性肾盂肾炎属于脾肾亏虚、湿热蕴结。其主要症状有小便频数,淋漓不尽,排尿无力,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身体困重,面浮肢肿,大便溏或黏滞不爽,舌质暗淡,苔白或腻,脉沉细。
    治则 清热利湿、健脾补肾。
    药物组成 健脾补肾方。金银花20克,蒲公英15克,栀子15克,大黄10克,萹蓄15克,山茱萸20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牛膝15克,杜仲20克,甘草6克。大便干者,加枳实、厚朴等;寒热兼有者,加柴胡和解少阳;小便疼痛者,加白茅根、通草;小腹胀痛者,加川楝子、乌药;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水肿者,加车前子、大腹皮;兼血瘀者,加丹参、赤芍等。每天1剂,水煎至400毫升,分两次口服。
西医疗法
    患者以尿路感染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可有多次急性发作,伴感染症状,每年发作3次以上;尿常规检查结果为尿蛋白增多(±~+),高倍视野白细胞数>10;尿细菌培养结果为菌落数>105/毫升;尿亚硝酸盐试验呈阳性;肾盂造影可见肾盂及肾盏缩窄、变形;肾脏彩超结果可见肾脏外形凹凸不平,双肾大小不等;肾功能可伴有持续性的损害。排除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慢性肾盂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西医主要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但因为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的抗感染治疗,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肾盂肾炎属于中医学淋证、虚劳、水肿、腰痛等范畴。淋证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当时称之为“淋闷”。而《金匮要略》中称之为淋秘,并指出淋秘为“热在下焦”。《诸病源候论》中对该病有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指出病位在肾和膀胱,并阐述了发病机理。
    慢性肾盂肾炎以脾肾虚亏虚为发病的内在之本,湿热贯穿于发病的始终,治宜清热利湿、健脾补肾。笔者以清热利湿的健脾补肾方治疗该病,方中金银花、栀子清热解毒利湿,为君药;蒲公英、萹蓄辅助金银花,清热解毒利湿;山茱萸、牛膝、杜仲补肾,茯苓、山药健脾益气共为臣药;大黄祛湿通浊,泽泻利水,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诸药共用,达到清热利湿、健脾补肾的目的。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第二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