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尽管百日咳疫苗已经问世,但这种疾病仍然是儿童健康的一种隐形杀手。下面将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入手,探讨百日咳。 首先,百日咳的病因是百日咳鲍特菌。这种细菌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细菌释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吸入而感染。百日咳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7天~14天。因此,在患者出现典型症状之前,可能已经将病毒传播给了其他人。这对儿童尤其是幼儿园和学龄前儿童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 其次,百日咳可以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卡他期的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包括低热、打喷嚏和咳嗽。痉咳期的症状是剧烈的咳嗽,每次咳嗽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面部发红等情况。恢复期则是咳嗽逐渐减轻,但整个病程可能长达数周,甚至数月。这种长时间的咳嗽,可能导致缺氧,甚至引发肺炎、肺塌陷等严重并发症,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百日咳,接种疫苗是有效和可行的手段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儿童应该在婴儿时期进行3剂次的基础免疫和孩童时期一剂次的加强针免疫。此外,接种疫苗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抗体转移来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家庭成员和接触儿童的人也应该接种百日咳疫苗,以形成群体免疫效应,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虽然推广和普及了疫苗,但百日咳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儿童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一方面,部分家长可能因为对疫苗的疑虑而选择不接种,导致疫苗覆盖率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终身,儿童在成年后仍有可能感染百日咳。因此,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尤为重要。 对于已经感染百日咳的儿童,及时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抗生素是治疗百日咳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对于病程较长或病情较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提高湿度、鼓励患者多饮水等日常行为,也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百日咳作为一种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对百日咳的认知与宣传、及时治疗感染者等,都是保护儿童免受百日咳侵害的关键。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协同,才能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