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胰岛素是体内糖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作用。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由于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注射技术及药物保存不规范,导致血糖达标率不足40%,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那么,人们该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 遵医嘱按时定量使用,当用则用,不能讳疾忌医。 在临床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或者家属听说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就坚决抵制,甚至一部分患者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情况下,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意注射胰岛素。问其原因,大部分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上瘾,以后就离不开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胰岛素是在体内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胰岛素不足的情况下协调两者,帮助其保持平衡状态,从而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胰岛素并不是一种药,它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胰岛素成瘾”完全是天方夜谭。 胰岛素注射针头应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容易使针头形成倒刺,不仅会增加疼痛感,也会增加感染率。也有一部分患者认为:用酒精棉签消毒针头更卫生。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棉签消毒针头处会残留肉眼看不到的棉絮,注射时刺破皮肤进入皮下,在注射过程中针头上残留的棉絮留在体内,可能会引起感染。 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硬结。 有一部分患者长时间使用胰岛素后,会在肚皮上形成硬结。这是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使局部组织吸收胰岛素能力下降引起的。患者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故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人体适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上臂、大腿、臀部,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没有较多的神经分布。注射部位按吸收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在指南中推荐将腹部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将大腿或臀部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轮换注射,连续两次进针的间隔至少1厘米,也就是大约患者本人一个手指的宽度。轮换注射部位,能够帮助患者合理利用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硬结。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其“身娇肉贵”,怕冷、怕热、怕晒、怕跌,还怕晃,保存方法不当会使其变质变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丧失。为了避免胰岛素变性,保证治疗效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胰岛素到底要如何保存? 未拆封的胰岛素 建议冷藏保存。胰岛素的最佳保存温度是2摄氏度~8摄氏度,未开封的胰岛素在这种环境温度下可以储存两年。因此,没开封的胰岛素宜放在冰箱里冷藏保存,家庭保存一般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靠近冰箱门的地方,尽量不要把胰岛素紧贴冰箱的内壁,因为有些冰箱的内壁温度较低,容易导致胰岛素结冰;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冷冻室,否则会导致胰岛素蛋白变性而失效;已经冷冻结冰的胰岛素制剂,不能解冻后再使用。当我们从冰箱中取出一支新的胰岛素时,一定要先检查有无结冰现象,以免在不经意间使用了已经失效的胰岛素。 已拆封的瓶装胰岛素 可以冷藏保存。瓶装胰岛素因为瓶口有橡皮塞密闭,抽出胰岛素以后,可以再放回到冰箱的冷藏室内。 已拆封的笔芯胰岛素 无须冷藏,但是需要在4周内用完。胰岛素在一般空调室温下(25摄氏度左右)可以安全地保存4周~6周,而一支胰岛素通常1周~3周内就用完了。因此,已经拆封使用的笔芯胰岛素不必再放回冰箱冷藏室中保存,放在室内阴凉处(如抽屉里)保存即可。另外,如果针头未取下,注射笔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由于热胀冷缩原理会使瓶内胰岛素由针尖溢出或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影响剂量的准确性,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已经拆封的胰岛素需要在开封后4周内用完,一个月后即使未用完也不能再使用。 不要把胰岛素放在窗台上、电脑、电视机、电饭锅旁边等高温环境中,以避免日晒和高温。当然,如果天气炎热,室温过高,我们也可以将胰岛素放进冰箱冷藏,但使用前需要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预热30分钟左右,以免剂量标定不准确或冷藏的胰岛素刺激皮肤产生疼痛感。 避免剧烈震荡,要轻拿轻放。 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是通过二硫键松散连接的,在剧烈震动时,二硫键易断裂,从而破坏其生物活性,导致药效丧失。因此,在摇匀预混胰岛素或中长效胰岛素时,动作要轻柔。 外出携带的胰岛素如何保存。 外出时,胰岛素可能面临过热、过冷和反复震荡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个保温箱或冷藏包,用于保存胰岛素。夏季乘坐汽车时,不要把胰岛素放在后备箱,应该随身携带,让胰岛素远离这些高温和颠簸的地方;汽车熄火后,不要把胰岛素放在车内。乘坐飞机时,胰岛素应该随身携带,千万不要托运。一方面是使用方便,不容易丢失;另一方面是飞机托运舱没有空调系统,温度低至零下几十摄氏度,胰岛素容易失效。 在保存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胰岛素的疗效,因此大家应当谨记胰岛素的保存方法。每次使用前,还应检查胰岛素有无变色、变质、浑浊、结晶、结冰、絮状物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禁止使用。 (作者供职于郸城县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