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涛
结节性痒疹为慢性疣状结节损害,多发生于四肢,尤其是小腿的伸侧面,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马疥”相类似。皮疹为豌豆大小圆锥形或半球形的坚实结节,表面光滑,颜色为灰褐或褐红色,剧烈瘙痒。该病多见于成年妇女,病因多为体内蕴湿外感风毒,或昆虫叮咬,或湿邪风毒聚结肌肤而成。 辨证施治 症状 皮疹呈疣状损害,剧烈瘙痒,舌苔薄白,脉滑缓。 辨证 素体蕴湿,外感虫毒凝聚而成。 治法 除湿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 全虫方加减。全虫6克,刺蒺藜15克,皂角刺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夏枯草15克。 方解 在该方中,全虫、荆芥、防风、刺蒺藜、皂角刺,散风止痒、攻毒散结;苦参、白藓皮,清热止痒;当归、赤芍、白芍,养血活血;车前子、泽泻,渗水除湿;夏枯草,软坚散结。久治不愈者,可加丹参红花活血软坚。 局部治疗 地塞米松乳膏、恩肤霜乳膏,外涂患处,每天3次。瘙痒剧烈者加无极膏外涂,虫咬引起者加赛庚啶乳膏外涂。 按语 笔者经过多年对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发现,此病结节消退非常缓慢,而且结节处剧痒难忍,患者十分痛苦。 有学者认为,这是神经性皮炎的一种,治疗时应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必要时结合西医对症治疗。比如,影响睡眠者,可加氯雷他啶、多虑平、谷维素;虫咬引起者,可加扑尔敏、赛庚啶乳膏、泼尼松片等,以增强疗效。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法,治疗效果往往令患者满意。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陆口村卫生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