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下一版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
范仲淹与粥
佛手
清代独具特色的医论著作——《重庆堂随笔》
养生食谱
1
11 1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清代独具特色的医论著作——《重庆堂随笔》
 

□黄新生

 

   王学权(1728年~1810年),字秉衡,晚号“水北老人”,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市)人,后迁至杭州,清代著名医家。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于1808年著《医学随笔》2卷,书未脱稿而病故。后其子王永嘉为之辑注,其孙王大昌为之诠次,缮成稿本,其曾孙王孟英详加阐发,并改名为《重庆堂随笔》。
    《重庆堂随笔》分为上卷、下卷,上卷包括论六气、论虚劳、论治案、论方剂4篇,下卷包括论药性、论解剖、论看法3篇。该书内容广泛,涉及理、法、方、药等方面。王学权精通医道,尊古而不泥古的治学精神,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四诊合参有新意
    一是望诊尤重舌苔。王学权认为,望诊不仅要望面色,还要望五官和须发,而望舌苔尤为重要。他根据临床经验指出:“淡舌白苔亦有热证,黄厚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当以脉、证、便、溺参勘。”当舌诊信息与辨证不符时,需要四诊合参。此外,灯下看黄苔,每成白色;白苔啖酸物,能染为黑色,临床时需要注意。
    二是闻诊宜五官并用。王学权认为,“闻”有两种意思,即嗅气味和听声音,具体来说应五官并用,不避臭秽,详加诊察。“凡入病室,五官皆宜并用,问答可辨其口气;有痰须询其臭味;榻前虎子,触鼻可分其寒热;痈疡脓血,审气即知其重轻。余如鼾息、肠鸣、矢气之类,皆当以耳闻者。”
    三是问诊补《十问篇》之不足。王学权结合当时温热病流行的特点,在张景岳《十问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验。例如,区分眩晕与头重,体肥过食厚味醇酒所致眩晕者,胃中必有痰饮,多以二陈汤加减治疗;头重者则以湿邪为患居多,尚有部分火盛者。王学权强调,不可因尿黄而谓之火,但又不可云无火。泄泻并非皆为虚寒,温热暑疫患者发生泄泻,为邪有去路,不可妄投温补止涩。
    四是强调四诊合参。王学权认为,脉诊列于四诊之末的原因,是脉的名目有限,而病的证候无穷,做不到以脉来概括证,所以临床应以望诊、闻诊、问诊所得的信息审病求证,然后再切脉,看其是否符合其他三诊所得之证。如果脉证合拍,则四诊相合,病理明确;如果有不符,则说明另有他因,需要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
虚证治疗有特色
    一是阳伤冷劳易治,阴伤火劳难治。虚劳分为阳伤和阴伤2类。阳伤又可分为烦劳伤阳、冷劳2类。脉大为烦劳伤阳,可用甘温药物以除大热;脉迟为冷劳,可用辛温药物以振残阳。阳气易复、阴液难充,故阳伤冷劳不多见而易治,阴伤火劳则甚多而难治。阴伤虚劳的成因,一为情不遂,怨女旷夫思欲不得,久而病成;一为情太纵,血气未定之时过度房事,致阴损成疾。
    二是肺病治胃,独取阳明。王学权认为,肺热叶焦之痿属于上损,主要表现为色白而毛败,出现皮聚毛落的现象。其治疗遵循“治痿独取阳明”之旨,通过培土生金,达到治疗的目的。王学权形容此证如草木遇到烈日而枝叶痿软,属于热者居多。因此,培土应以滋胃液为首务,断不可用风药及温燥之剂。
    三是明辨消渴,辨治“三消”。王学权认为,消渴之病机为火燔其液、风耗其津;病因为劳证后期阴虚火炽、热极生风,或嗜食膏粱厚味导致积热内蕴。如果患者出现饮不解渴即为上消,多因肺居膈上而金受火刑所致,以渴病为主;出现食不充饥则为中消,多因胃居于中枢而土为火烁所致,以消病为主;出现小便如脂膏则为下消,多因肾处低位而精被火灼所致,以枯病为主,三者统称为“三消”。
    四是经带胎产皆可致劳。王学权认为,女子虚劳多于男子,其原因除了情志因素外,还与月经不调有关。女子在月经未至时,若时有带下,且带下过多,可导致精髓渐竭。当行经之时,如果情志不遂,饮食起居失宜,皆可导致病发。妇女产后调治不当,也是引发痨病的原因。
    五是健忘为虚劳之萌。王学权认为,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水足则髓充,元神清湛而强记不忘。若火热炽盛,火炎髓竭,元神渐昏,则未老而健忘,此为劳损的主要表现之一。壮年之人,情志易动,尤当注意调养。药物虽然有补精益髓之功,但是不如修身养性,调情志,节饮食去除病根。
尊古不泥出新知
    一是伤寒与中寒。一些医学家认为,寒邪在表为伤寒,寒邪入里为中寒,伤寒轻而中寒重。王学权认为,伤寒是寒伤于外,邪客于肌表;中寒是其人阳气素虚,无以捍卫,外寒直入脏腑。伤寒与中寒的区别是邪之在表与在里。寒邪伤于表当温散发表以取汗,客于里自当温里回阳以破阴。
    二是湿热与暑病。王学权对湿热相合名为暑之说予以驳斥,认为夏令属火,日光最烈,天时乃热,人感其气,名曰伤暑;湿土分旺四季,而长夏为其主令,土润溽暑。故暑、湿二气最易相合,人受其感,名曰湿热。湿热当清热化湿,治暑当清热解暑。暑、湿二气又最易相合,故治湿须案其有无兼暑,治暑亦要审其有无兼湿。因此,王学权创立了益气养阴为主的治暑名方——清暑益气汤。
    三是疫气。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认为,疫气乃天地之间的一种异气。王学权发现疫病多发生在人群聚集之地,而地广人稀之处少有大疫,认为疫气乃热气、病气、尸气互相交错而成的毒疠之气,并非天地之间的异气。对于治疫之法,王学权总结为清热、解毒、宣气六字,而宣气尤为首务,未有气不宣而热能清、毒能解者。
    四是中西医汇通。王学权肯定西医学的解剖理论,认为“精思研究,不作一影响揣度语,则西士所独也。”他还认为,《人身说概》《人身图说》等西医著作可补中医学之不足,但也有不足之处,要“信其可信,阙其可疑”。人之记性,舍藏在脑,凡人追忆往事,骤不可得,其手不觉搔脑后,就像从口袋里向外拿东西一样,即便是儿童也是这样。王学权既接受西医学的知识,赞同脑主觉悟动作的观点,又传承中医理论,以水火理论阐释健忘的发病机制,将心和脑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后世心脑共主神明之说提供了理论依据。
    《重庆堂随笔》反映了王氏四代人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