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眩晕和头晕一样吗 |
|
□王祥森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眩晕、头晕的发病率较高,3%~10%的人出现过眩晕,而17%~30%的人发生过头晕。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描述眩晕、头晕症状。但是,眩晕和头晕一样吗?如何识别眩晕和头晕?怎样摆脱眩晕与头晕带来的困扰?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临床上,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现实中患者并没有动,但有一种不受控制的旋转、摇摆、晃动、翻滚、漂浮、倾倒等感觉。眩晕可以在静止状态时无明显诱因发作,也可以在头动、翻身、咳嗽时诱发,甚至在声音的刺激下诱发。而头晕是一种比较含糊、难以描述的感觉,不仅与前庭外周和中枢系统受损有关(尤其慢性期),而且与高血压病、贫血、药物不良反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等关系密切。 常见的眩晕、头晕疾病包括以下内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耳石症) 与位置有关的眩晕,多发生在低头、抬头、翻身时,多为一过性反复发作。 单侧外周前庭病变 患者较常见,但临床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有的表现为持续性眩晕、严重呕吐,有的仅为一过性头晕,有的伴有耳鸣、耳聋及耳闷等听力问题,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听神经瘤、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 前庭性偏头痛 患者多为女性,有长期偏头痛病史,常有反复眩晕发作;严重时,出现畏动、畏睁眼、恶心、呕吐等症状,不愿意见光、听嘈杂声音等。 中枢脑干及小脑病变 发病率不到5%,但临床误诊风险高,有时候很像耳石症、突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如果有动脉硬化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发生眩晕,要及时进行头部核磁共振、脑血管的相关检查,有时还需要动态复查。 常见的慢性头晕疾病 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头晕,患者常常高度焦虑,时有惊恐发作等;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常常表现为持续性头晕、不稳、非旋转性眩晕,发病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常由急性眩晕,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及其他神经科、内科、精神科疾病触发;呼吸、心脑血管、消化、血液、风湿、内分泌、肿瘤等系统的一些疾病都可以导致头晕。 眩晕、头晕剧烈发作时,患者要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特别要防止跌倒,避免跌倒造成头外伤、骨折等严重意外的发生;如果伴随剧烈呕吐,可以应用前庭抑制、止吐药物控制症状,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由于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会抑制前庭中枢代偿,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应用。此外,还要注意预防因呕吐造成的窒息、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有时候头晕的诊断比眩晕困难,除了需要考虑前庭系统问题,还需要考虑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鉴别诊断。事实上,患者出现眩晕、头晕症状,与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关系不大,建议前往有眩晕专科的医院进行诊治,及时与专业人员沟通,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减轻或消除眩晕、头晕症状。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中心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