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结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传染性疾病
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
浅谈“降糖药”的应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康复治疗
1
11 1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浅谈“降糖药”的应用
 


□王聪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部分糖尿病患者可以表现出“三多一少”的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容易疲劳、感冒、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糖尿病主要的危害是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在治疗上,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依赖型,只能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治疗,也可以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疾病分型,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上,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以确诊糖尿病。另外,在妊娠24周~26周进行糖尿病筛查,如果空腹血糖≥5.1毫摩尔/升,服糖后1小时≥10毫摩尔/升,服糖水以后2小时≥8.5毫摩尔/升,这3个数值中的任何一个数值超过了标准,就可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降糖药的分类
    按作用机理,降糖药物分为以下几种: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
    二甲双胍类,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伴有肥胖者。
    磺脲类促泌剂,主要是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治疗餐后高血糖。
    胰岛素增敏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DPP-4(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常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应用于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
    中药,常用的有六味地黄丸等。
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
    磺脲类药物 包括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该类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来控制血糖,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还会增加体重。该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其他降糖药物联合控制血糖。
   格列奈类药物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该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发挥降糖作用。此类药物吸收后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但低血糖的发生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对正常人几乎没有作用,对糖尿病患者降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有轻度减重作用,可预防糖尿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该类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与二甲双胍或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
    α-糖苷酶抑制剂药物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该药物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患者。
    DPP-4抑制剂  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包括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可单独用药或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单独用药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也不增加体重。
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5个要点: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运动。
   调整心态 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压力大,极易导致体内胰岛素代谢紊乱,即使较瘦的人也有患糖尿病的可能。保持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控制体重 预防糖尿病,应该控制体重。当体重超标时,体内的胰岛素也会发生变化,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变差,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规律饮食 不能暴饮暴食,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谷物,拒绝高糖食品、高油食品、方便食品等。
    避免熬夜 熬夜是年轻人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强行改变生理规律,可以导致内分泌系统受损,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可以利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帮助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具有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