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海洋  文/图
 近年来,脊柱关节健康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中老年人群脊柱关节容易出现问题,年轻人的脊柱关节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为了预防脊柱疾病,笔者在传统中医功法八段锦、易筋经、少林内功的基础上,创编一套针对脊柱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功法。此功法操作简单、安全易学,能够缓解长期久坐导致的身体疲劳及脊柱相关疾病。第一势 掌托天门。两脚并拢,左脚向左平跨一步,两掌从身前抬起,过胸后旋臂翻掌伸腕,两掌上托,高过头顶,肘微屈,仰头,两掌变拳,旋动前臂,缓缓将两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 该势着重锻炼小腿部、脚趾部、肩部、腕部和胸部肌筋,增强机体平衡能力。也可作为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老年肌肉减少症等疾病的体疗方法。
 第二势 风摆荷叶。两手屈肘,仰掌于两胁。运劲提两掌至胸前交叉,右掌在左掌上交叉相叠,缓缓向左右外分,至掌与肘肩平。两仰掌慢慢合拢,交叉相叠,屈肘收回于腰部。该势重点锻炼肱三头肌、三角肌和冈上肌等肌群,具有宽胸理气、行气活血的作用,适合胸椎错位患者、胸骨小关节错位患者等进行练习。
 第三势 凤凰展翅。两臂屈肘上提,至胸前两掌立掌交叉,两臂缓缓向左右外分,两臂尽力伸直,而后缓慢收回,至胸前交叉,收于腰间。
 该势重点锻炼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三角肌及冈上肌等肌群,具有扩张胸廓、舒畅上焦气机、调和内脏的作用。
 第四势 海底捞月。两臂屈肘仰掌于腰部。两掌缓缓上提向左右两侧分推,掌心朝上,缓慢上举。两手左右分开,旋腕使掌心向下,同时腰向前俯,两掌由下而上逐渐靠拢,掌侧相对,掌心朝上犹如抱物离地,缓缓上提,上身随势而起,仰掌收回腰部。
 该势重点锻炼三角肌、前锯肌、斜方肌、腹肌、胸大肌、背阔肌等肌群,具有强腰壮力、通络补肾的作用。
 第五势 望月思乡。膝直足平,运动两臂,左臂向上抱颈,右臂置于身后,颈背右转,低头眼视左脚跟(稍停),左肘外展开胸,抬头眼视左上方(回正),两上肢伸直平肩,放松落下,身体复原。右侧动作练习方法同左侧。
 该势重点锻炼颈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增强颈部力量,防治颈椎病、肩背劳损、肩周炎、肘腕肌腱损伤等疾病。
 第六势 调理腰脊。左腿屈膝屈髋前弓,右腿膝关节伸直,两手在小腹前,右手翻掌向下,左手缓缓上举,手至头上左方将臂稍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稍停,左手缓缓下落,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此左右交替。
 该势重点锻炼斜方肌、背阔肌、髂腰肌,可以增强腰部力量,防治颈椎病、肩背劳损、肩周炎、腰椎疾病等。
 第七势 青龙探爪。两手仰掌护腰,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两足踏实勿移动,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从右侧俯身弯腰至右脚外侧,身体向左侧转正,膝直,腰慢慢直起,手掌随势上抬,右侧动作练习方法同左侧。
 该势重点锻炼上肢各肌群、肋间肌、腹外斜肌、背阔肌、臀大肌、下肢后侧肌群等,可防治腰肌劳损、下肢无力等疾病。
 第八势 狮子摆尾。双手十指交叉翻掌下按,上托至顶,后仰前俯,抬头,腰背向左侧屈,头左转,眼观左臀部,而后身体转正,腰背向右侧屈,头右转,眼观右臀部,而后转正。动作如此往返,收式起身直腰,双手分开,逐渐收回身体两侧。
 该势重点锻炼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肌力,具有强健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防治颈椎病、肩臂劳损、腰背劳损、筋伤等疾病。
 适应证
 脊柱疾病 颈椎病、胸椎小关节错位、脊柱侧弯、骶髂关节紊乱等。
 软组织类疾病 慢性颈部、腰部肌肉劳损,四肢屈伸不利等。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久坐导致的身体疲劳不适,或者因不良工作姿势、生活习惯所造成的腰酸背痛。
 在治疗虚劳等疾病时,患者要加强练习功法。
 禁忌证
 1.患有严重心脏病、身体严重虚弱、颈椎病急性期、腰椎病急性期。
 2.骨折类疾病、出血类疾病。
 3.严重头晕、高血压病患者。
 4.忌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