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法治与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临床荟萃
 上一版    下一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低EF值合并升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
河南省创伤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不推荐杜冷丁用于癌痛治疗
1
11 1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省创伤学学科的发展研究
 


□王爱国 李纳纳

学科现状

   在河南省医学会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近年来,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多学科合作、科普教育、技术推广、成果转化、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成绩:
    在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的领导下,河南省不断加大创伤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力度,现已拥有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郑州市骨科医院骨病防治基地、全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单位、郑州市骨科研究所、郑州市运动医学研究所、郑州市运动创伤重点实验室及郑州市骨与关节影像诊断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伤科研平台。
    郑州市骨科医院是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委单位,引进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骨与关节损伤创新团队。
    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注重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河南省引进创伤学学科建设所需要的科研人员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一批创伤学学科建设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外派多名年轻医师到上级医院及国外进修学习,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现象。省市级“三甲”医院每年都会接收来自基层医院的进修人员,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
    郑州市骨科医院引进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骨与关节损伤创新团队后,加大与这个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力度,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大会,通过大会发言、专题讨论、病例讨论等形式,不断提升河南省创伤学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年来,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专家,到驻马店市、安阳市、南阳市、三门峡市、周口市、信阳市等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义诊活动,受到群众好评。
    河南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加由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主办的骨科科普能力提升大赛及推广河南省创伤适宜新技术等活动,鼓励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普工作,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人获益。

发展趋势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骨折愈合生物学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骨折的治疗从原来强调解剖复位、坚强固定达到一期愈合,逐渐发展至保护骨折端局部血运、间接复位的生物学内固定(BO),强调微创技术的运用和保护骨折端局部血运的重要性。在植入物的设计上,逐渐重视BO理念的要求。尽管应用新的植入物与微创技术是创伤骨科发展的趋势,但是能否真正取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相似或更佳的疗效,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和高质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对此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近期和远期效果。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创伤骨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数字技术与传统创伤医学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数字骨科。目前,数字技术已融入创伤骨科的方方面面,包括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手术规划与虚拟仿真技术、手术导航与机器人辅助复位等。
    影像学检查为骨折的正确诊断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传统诊断主要基于X线片、术中透视等二维图像技术。而二维图像技术对于复杂骨折及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邻近脏器的多发伤,难以全面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关系,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计算机软件系统利用患者术前的影像学数据重建骨块之间及邻近组织的三维空间模型,可直观地显示复杂骨折的实际情况,为对复杂骨折进行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计算机软件系统还可对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计算局部受力情况、分析受伤机制、比较不同术式及骨折内固定物的力学特性等,为创伤骨科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手术规划与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使创伤骨科医生术前全面了解手术的全过程,然后通过手术模拟操作,达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术前,创伤骨科医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患者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三维重建、图像配准、图像融合等技术重建患者的三维模型影像并建立虚拟坐标空间。创伤骨科医生可以在术前“漫游”手术部位的三维重建图像,从而对手术部位及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有明确的认识,然后确定手术方案,并可以和手术组成员共享。手术方案完成后,创伤骨科医生可以在三维重建图像上进行手术模拟操作,以验证手术方案的正确性。
    传统的骨折复位操作存在精准度不高、术中透视辐射剂量大、复位信息及状态缺乏定量化等不足,而且手动复位的效果很难精确达到术前的规划位置,在复位完成后也很难维持复位状态。随着数字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基于医学影像引导的机器人辅助复位方法被引入长骨骨折复位操作。机器人具有自主操作、不怕辐射等特点,可有效提高复位精确度,减少对医患双方的辐射,因而在骨折复位中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复位机器人系统的复位精确度可满足临床要求,并能够有效维持复位状态。基于术前CT(计算机层析成像)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复位系统的出现,将主从操作概念引入复位过程,让创伤骨科医生实现了远距离操作下的骨折复位,并采用轴向位移、侧向位移、侧方成角、内旋(或外旋)的活动范围4个参数来评价复位效果,复位精确度较高,能满足临床需要。目前,长骨骨折复位已实现微创化,其发展趋势是自动化和智能化。
    河南省的创伤骨科救治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河南省在创伤骨科疾病治疗方面积极采用新的微创技术和骨折内固定物,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专家在国际论坛上发言,受到赞誉。
    智能化、微创化、个体化、精准化将成为创伤学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创伤骨科医生的双手将从传统手术中解脱出来,进入操控内镜、微创器械及机器人的微创或极微创手术时代。未来,在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深入研究各类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生机制;他们可以通过更加接近人体生理状态的生物力学动态仿真实验,找到合适的骨折内固定物及放置位置等,提高治疗效果,让患者获益。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