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韬 文/图
杜女士今年43岁。2019年,她因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在当地医院接受双侧髓芯减压术。术后3年,她的左髋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遂于2022年2月至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股骨头坏死科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这名患者无特殊不适,出院。出院后,她一直没有来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复查。 几天前,这名患者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说难以忍受右臀部疼痛,要求进行右侧髋关节置换术。 看了这名患者的骨盆平片,有人会问:“为什么置换?右侧股骨头并没有塌陷呀。” 其实,这个问题,只有这名患者能回答,因为她痛啊。 刚才我们看的骨盆平片是平面图,信息量有限,因此只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能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真实的情况。 我们来看一下这名患者的髋关节侧位(轴位)片,可以看到股骨头前方塌陷很明显,只是最高处没有塌陷,所以看上去“还挺好”。 再来看一下CT片,能清楚地看到最高处塌陷。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普及,技术上没有高难的地方,难的是假体的合理选择,难的是靠“手感”和机器人将腿长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 其实,对于医生来说,术前最难的是该不该让患者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医生,既要准确判断患者当时的病情,又要“瞻前顾后”,预测其疾病的发展态势。这需要医生有大量的临床经验。 在“保头”(保留股骨头)与“换头”(人工假体股骨头置换)的权衡中,医生始终要保持冷静,客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少走弯路,不花冤枉钱。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