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河南老龄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与治疗
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什么是过敏性腹泻
中药防风的功能及应用
人体免疫功能知多少
1
11 1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6个月至5岁的儿童较为多见,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抽搐,伴意识丧失等。
    小儿热性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8摄氏度时发生的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时间多在数秒至10分钟,少数可超过15分钟。发作后,患儿可入睡或清醒,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常见病因
    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生主要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
    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是小儿热性惊厥最常见的病因。
    发热:体温突然升高是小儿热性惊厥的直接诱因。
    遗传因素:小儿热性惊厥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临床特点
    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复杂程度主要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这两种类型。
    单纯性热性惊厥
    发作特点: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阶段发生,体温≥38摄氏度。发作时,症状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双侧对称性的肌肉收缩,可能涉及整个身体或某个肢体。抽搐期间,患儿可能会失去意识,眼球固定或上翻,口唇发紫,呼吸暂停。
    持续时间:一般持续时间较短(1分钟~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发作后:小儿热性惊厥结束后,会很快入睡,醒来后一般无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复杂性热性惊厥
    发作特点:这类小儿热性惊厥更为复杂,可能包括多种类型的抽搐(如阵挛、肌阵挛、失张力发作),且抽搐持续时间可能超过15分钟(甚至30分钟)。此外,发作前可能出现先兆症状,如眼神呆滞、面部扭曲等。
    伴随症状:复杂性热性惊厥可能伴有高热、呕吐、面色苍白或青紫,有时还会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
    发作后:虽然大多数患儿在疾病发作后能恢复正常,但是可能遗留短暂的记忆缺失或学习障碍,特别是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时。
    在诊断时,医生要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脑电图等检查结果,来区分这两种类型,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管理策略。
诊断思路
    对于热性惊厥的诊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儿病史,体格检查,并结合脑电图等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确定是否为热性惊厥 要先确定患儿是否有发热,以及热性惊厥是否发生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
    排除其他原因 需要排除颅内感染、颅脑损伤、中毒、低血糖、低血钙等导致的热性惊厥。
    评估发作情况 详细了解热性惊厥的发作形式、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以及发作后患儿的意识状态。
    进行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对热性惊厥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结合病史和家族史 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中是否有热性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
    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侧卧位,头部稍微向后仰,以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气道。
    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患儿身体,特别是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帮助患儿降低体温。
    给予退热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
    避免刺激:避免大声喊叫或摇晃患儿,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和其他生命体征。
    控制惊厥
    止惊药物: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应立即给予止惊药物,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等。这些药物能够迅速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控制惊厥。
    静脉注射:地西泮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并迅速达到血药浓度,控制惊厥。
    口服药物:苯巴比妥钠可以口服给药,适用于不能进行静脉注射的患儿。
    维持用药:对于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惊厥,可能需要维持用药,如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以预防惊厥复发。
    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抗病毒等,以消除惊厥的诱因。
    支持性治疗: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吸氧等,以支持患儿的生命体征。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小儿热性惊厥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发热 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避免体温过高。
    合理使用退热药 在发热初期,可根据患儿的情况适当使用退热药。
    加强护理 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感染。
    避免诱因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因。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提前干预 对于有热性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应提前进行预防干预。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