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法治与健康·鹤壁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第七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如何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
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
每周一练
使用甲巯咪唑的注意事项
1
11 1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破伤风的诊断与治疗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毒血症。破伤风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也可能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情况。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受煮沸。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芽孢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外毒素有溶血毒素和痉挛毒素两种,前者主要造成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而后者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致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脑干广泛脱抑制而发病,表现为全身横纹肌群紧张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人群对破伤风杆菌普遍易感,病后无持久免疫力。
常见病因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灰尘、动物粪便等。以下情况容易导致破伤风感染。
    创伤 特别是深部刺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烧伤、挤压伤、动物咬伤等,伤口内有泥土、异物、坏死组织或局部缺血,为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洁分娩 新生儿破伤风多因分娩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剪断脐带,或脐部消毒不严格导致。
    慢性感染伤口 中耳炎、鼻窦炎、牙周感染、肛周脓肿等慢性感染伤口,若引流不畅,也可能成为破伤风杆菌的滋生地。
临床特点
    破伤风杆菌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外毒素,导致人体表现出的症状主要为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
    潜伏期 潜伏期时间长短不一,往往与是否接种过疫苗,创伤的性质和部位,以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潜伏期通常为7天左右,但也有1天~2天或长达几个月乃至数年发病的情况。
    前驱期 一般持续12小时~24小时,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局部疼痛、肌肉牵拉、抽搐及强直、下颌紧张、张口不便等。
    发作期 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依次为面部表情肌、颈肌、背肌、腹肌、四肢肌,最后是膈肌。患者会出现张口困难,甚至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项部强直,背部、腹部收缩,躯干扭曲呈弓形,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甚至呼吸暂停。声、光、震动、饮水、注射等可诱发阵发性痉挛,但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感觉也无异常,一般无高热,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数秒种至数分钟不等。该病发作间隙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表示病情严重。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肉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病程一般为3周~4周,如果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但是,肌肉紧张与反射亢进可能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间可能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及行动错乱等,多能自行恢复。
    少数患者可仅表现为受伤部位肌肉持续性强直,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预后较好。
    破伤风的症状较为典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一旦受伤后出现肌肉僵硬或痉挛、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等,均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性。
诊断思路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外伤史 详细询问患者的受伤情况,包括伤口的性质、深度、部位、处理方式以及受伤后的时间等。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典型症状,即可高度怀疑破伤风。需要注意的是,破伤风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误诊。
    实验室检查
    伤口分泌物涂片和培养:一般难以发现破伤风杆菌,因为伤口中的破伤风杆菌数量较少。
    血清学检查: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抗体水平对诊断帮助不大,但是可以用于评估预防接种的效果。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引起肌肉痉挛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化脓性脑膜炎、狂犬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等。
治疗方法
    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痉挛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
    伤口处理 彻底清创,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以破坏局部的缺氧环境。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过紧。
    抗毒素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TAT):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但对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无作用。一般首次剂量为2万单位~5万单位,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以后,视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重复使用。患者使用前需要进行皮试,预防过敏反应。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剂量为3000单位~6000单位,深部肌肉注射。TIG不需要进行皮试,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
    控制痉挛
    地西泮:治疗破伤风痉挛的首选药物,每次10毫克~20毫克,缓慢静脉注射,4小时~8小时1次。病情严重者可加大剂量。
    苯巴比妥钠:每次0.1克~0.2克,肌内注射,6小时~8小时1次。
    10%水合氯醛:每次20毫升~40毫升,灌肠或口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风险时,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以保证呼吸功能。
防治并发症
    肺部感染 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可以经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抗生素治疗 应用青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以杀灭破伤风杆菌及其他可能的混合感染菌。
预防措施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即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可有效预防破伤风。成年人如无基础免疫,可接种三针破伤风类毒素,每针间隔4周~8周,以后每5年~10年加强注射1针。
    被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TAT):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一般在受伤后24小时内注射TAT 1500单位~3000单位,剂量越大,预防效果越好。TAT作用时间较短,有效期约10天。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预防剂量为250单位~500单位,深部肌肉注射。TIG作用时间较长,可达2周~4周。
    总之,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经过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同时,加强预防措施,特别是规范的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对于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