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中医药周刊·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中医药周刊·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第八版:中医药周刊·杏林
 上一版  
陈皮
“寒伤形,热伤气”——读《黄帝内经》有感
养生食谱
处暑养生重在“三防”
艾灸大椎穴 预防“空调病”
1
11 1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陈皮
 

□李许要

 

   一天,华佗在外行医,坐船进入赣江时,因受风寒,咳嗽不止,并伴随发热、流清水鼻涕、喉咙痒、咯痰等症状。他打开药箱,寻找自制的中药丸。谁知,治疗风寒的药丸已没有了,华佗只好等船到岸再做打算。
    后来,船过三湖,华佗看见岸上橘树成林,红橘累累。于是,华佗就上岸买了一筐橘子。回到船上,他连皮带瓤吃了好几个橘子。到了晚上,华佗感到咳嗽症状好多了。华佗思考,莫非是橘子能化痰止咳吗?
    第二天,船上两个同行的乘客也咳嗽不止,华佗给他们把脉后,拿出橘子给他们吃。第二天,华佗向他们询问情况,一位患者咳嗽减轻,另一位患者仍然咳嗽不止。华佗仔细询问才知道,咳嗽症状减轻的这个人,也是将橘子连皮带瓤一起吃,而无效的那个人只吃了橘瓤没吃橘皮。由此,华佗推断止咳是橘皮起的作用。从此,华佗每次吃橘子时,都把橘皮留下备用。华佗外出行医期间,积攒了很多橘皮,都风干了。
    行医归来的第一天,华佗就遇到一位咳嗽、咯痰的患者。华佗用风干的橘皮煎水让患者服用,没想到风干且存放了1年多的橘皮止咳效果更佳。华佗这才发觉,陈皮比鲜皮的治疗效果更好。陈皮因此成了一种不错的中药材,被医学家广泛应用。
    陈皮的妙用,无独有偶。相传在宋朝天圣元年,范仲淹在东台(今江苏省盐城)做官时,母亲身体羸弱,还时常伴有咳嗽胃胀等症状,不愿意服用苦药。看着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范仲淹一筹莫展。有一天,范仲淹去拜访东台的一位名医,这位名医开了一个药方:用糯米配以陈皮,制成药酒饮用。范仲淹请人按照要求酿酒,他的母亲饮用后,身体就逐渐好起来了。
    陈皮的核心,在一个“陈”字。“陈”,“陈化、转化”之意。陈皮的气味、药性是经过岁月陈化出来的,只有具备陈化价值的品种,才称得上品。
    陈皮性温,味苦、辛,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历代著作都有对陈皮的论述。元代医学家王好古云:“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南朝齐梁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说:“陈皮,味辛,温,无毒。主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清朝中期医学家叶天士在《本草经解》说:“陈皮,气温,味苦辛,无毒。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中医认为,陈皮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证。陈皮治疗脘腹胀满或疼痛,常与枳壳、木香等配伍;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可配生姜同用;如果是呕吐而见痰热之象者,可配竹茹、黄连等;如果是肝气乘脾所致的腹痛泄泻,可配白术、白芍、防风同用,即痛泻要方;如果是脾胃气虚而消化不良者,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等药配伍,如异功散。
    陈皮,也可用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大便溏薄、舌苔厚腻,以及痰湿壅滞、肺失宜降、咳嗽痰多气逆等证。陈皮入脾经、肺经,既能理气,又能燥湿。对于前者,常配苍术、厚朴以燥湿健脾,如平胃散;对于后者,常配半夏、茯苓以燥湿化痰,如二陈汤。
    夏季天气炎热,用陈皮15克,加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2克,甘草6克,乌梅6克,冰糖适量,泡茶饮,可开胃健脾、促进消化、消暑生津。
    不少人有疑问:鲜橘皮能不能代替陈皮服用?答案是不能。除了两者功效不同外,几百年前没有农药,而现在鲜橘皮表面一般都有农药残留,这些残留的化学制剂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不要用鲜橘皮代替陈皮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陈皮偏于温燥,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汝州市卫生健康委)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