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第八版:卫生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传承国粹 守护患者健康
勇担使命 为患者带来光明
人生留余是智慧
乡村的萝卜
摄影作品
1
11 1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勇担使命 为患者带来光明
 

□邹启蒙

 

   他是一名眼科医生。他的手术空间只有0.4毫米,手术工具是眼科专用高倍显微手术器械,手术量每年约3万例,是患者眼中的“光明使者”、同行认可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就是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7年、为近百万名眼病患者带来光明的王瑞峰。
    早些年,有一种既常见又复杂的眼底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会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完全失明。那时,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非常复杂,患者需要先做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俯卧位1个月,然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取出硅油。
    如果姿势不标准或者时间不够,患者失明的概率非常高。这种失明是不可逆转的,而且二次手术对患者身心创伤非常大,高额的治疗费用也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见此情景,王瑞峰非常焦急,怎样才能在减少费用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呢?从此,王瑞峰将该病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他翻阅国际上最新的手术资料,一步一步开展实验。
    2019年6月,眼底病领域迎来了技术突破,王瑞峰实施了河南省首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患者视力为0.8,2周后可以正常上班,恢复正常生活。
    这一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使患者免于二次手术伤害,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原来需要保持俯卧位1个月的患者现在仅需卧床休息1周。
    新技术的开展卓有成效:2019年7月,3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重见光明;2019年8月,5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重见光明……为了使更多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受益,王瑞峰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使更多眼科医生将此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开创了我国视网膜脱离治疗的新篇章。
    王瑞峰是每天最早接诊患者的医生,直到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才下班。同事们心疼王瑞峰,但是王瑞峰说:“我在路上走得慢一秒,患者就多受一秒的罪。给患者看好病,是我一生要做的事。”
    王瑞峰也是这么做的。他从未懈怠,每天无论多晚都要处理完所有工作。家人劝他晚上早点儿休息,但是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从未忘记佩戴党徽的那一刻,心里那份油然而生的责任感。”
    37年来,王瑞峰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如今,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应牢记使命、奋勇向前,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