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弘鸣
在我们寻找疾病的原因时,磁共振检查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磁共振检查基于氢原子核与磁场、射频脉冲互动原理,能提供清晰且详细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同时对患者没有辐射。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多平面多角度成像的特性,让各类软组织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关节骨骼肌肉问题等“无所遁形”,为医生进行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 磁共振检查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检查的基本原理是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在强大的磁场作用下,会沿着磁场方向排列。当施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时,氢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在射频脉冲停止后,氢原子核又会释放所吸收的能量,恢复到原来的低能级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信号。磁共振设备接收这些信号后,利用复杂的计算机算法进行处理和重建,最终形成清晰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与传统的X线和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不同,磁共振检查不依赖于电离辐射,而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人体相对安全。磁共振检查适用于需要多次检查或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如孕妇、儿童等。 磁共振检查有哪些优势 磁共振检查具有许多优势。磁共振检查的图像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各种软组织的细微结构和病变。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磁共振检查可以精准地检测出脑肿瘤、脑血管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性质。磁共振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等结构的损伤和病变,为骨科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此外,磁共振检查还可以多平面多角度成像。医生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方向观察人体结构,全面了解病变情况,这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疾病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磁共振检查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磁共振检查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在头部,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诊断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梗死、脑炎等各种脑部疾病;在脊柱和脊髓方面,能检测出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等;在腹部,对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如肿瘤、囊肿、炎症等,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在四肢关节方面,可用于评估关节损伤、关节炎、软组织肿瘤等。 然而,磁共振检查也不是万能的。它所用的检查时间相对较长,通常需要30分钟到60分钟,对于一些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止的患者或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困难。另外,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金属关节置换物、金属假牙等的患者,可能会由于金属对磁场的干扰而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或者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进行。 总而言之,磁共振检查以其独特的原理、显著的优势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成为现代医疗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磁共振检查会在医学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供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