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牙周病的预防方法 |
|
□杨波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与牙周支持组织之间的疾病。牙菌斑中的细菌及食物残渣中的细菌会产生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及口臭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牙周病。牙周病是常见病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 发病原因 不注意口腔卫生 有些人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的牙菌斑堆积,在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刺激下,就会引起牙龈发炎、红肿,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饮食不当 摄入过多糖或酸性食物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出现出血、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这些症状,就会发展为牙周病。 遗传因素 牙周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直系亲属患牙周病,那么其后代患牙周病的概率也会提高。 其他因素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免疫力降低及夜间磨牙等,都跟牙周病有密切关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压力大等,也都会造成牙周病。 有哪些影响 牙齿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加速牙齿脱落 牙周病会破坏牙龈和牙槽骨,使牙齿周围的软组织减少和牙齿的支持力量变得薄弱,最终导致牙齿脱落。 影响消化系统 当患者发生牙龈炎或牙周炎时,牙龈会分泌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然后对肝脏造成伤害。当肝脏受到伤害之后,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导致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及肾炎等。牙周病会使患者的咀嚼能力变差,患者会感到牙齿酸痛、无力,甚至影响正常吃饭。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另外,牙周病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牙龈出血、口臭、龋齿、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及脱落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患者应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及定期洗牙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患者要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坚持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定期检查 由于牙周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患者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 戒烟 吸烟是诱发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应尽早吸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和合理饮食,也能有效预防牙周病。 合理饮食 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摄入过热、过冷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牙龈造成刺激。另外,患者还要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及碳酸饮料等。 提高免疫力 人体免疫力跟平时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瘦肉等,提高免疫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妇幼保健院/河口胜利职工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