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
|
□赵静静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的自我管理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既要关注饮食搭配,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又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认识自身病情,从而采取应对措施。本文主要介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这类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过高。人体进食后,食物会被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身体的能量来源。胰岛素如同一把“钥匙”,负责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者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时,葡萄糖就难以进入细胞,大量堆积在血液中,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有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大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2型糖尿病,则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 自我管理方法 了解糖尿病 首先,患者要了解糖尿病的病因。1型糖尿病大多是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而引发的。2型糖尿病经常和遗传、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了解病因后,患者就能有针对性地规避风险因素。其次,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症状,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但是,有些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是感到乏力或视物模糊等。了解这些症状,患者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尽早采取措施。最后,患者还要了解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借助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注射胰岛素治疗。 合理饮食 患者需要遵循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避免摄入糖果、甜饮料、糕点等食物,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量。患者可以选择全麦面包或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患者适合食用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戒烟限酒 酒精会影响血糖的代谢,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吸烟会加重血管病变,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患者要戒烟限酒。 监测血糖 糖尿病管理的重要部分。患者可以使用血糖仪自行检测血糖,并记录下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 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眼部、肾脏、心血管等方面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糖尿病患者如果做好自我管理,就能明显改善病情。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能让患者心中有数、应对有方。坚持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患者保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自我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我管理,积极行动起来,与疾病顽强斗争,健康快乐地生活。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