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我的安宁疗护之路
揭开结核菌素试验的神秘面纱
全周期 全链条 全方位
征 稿
一种提拉式下肢活动装置
1
11 1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我的安宁疗护之路
 


□孙 立

2021年,我在北京进修期间深入接触安宁疗护。我先后参观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后,感受到安宁疗护的重要意义,同时意识到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同年,我所在的医院以“符合国家标准、突出中医特色”为目标开设安宁疗护病区,并取得显著成绩。
理念转变
从临终关怀到安宁疗护
在早期工作中,我将晚期癌症患者管理视为“统一收治”;但是,我接触安宁疗护后发现,安宁疗护的核心在于通过症状控制、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帮助患者和家属积极地面对生命终点。自此,我工作的重心从疾病治疗转向共情、理解与尊重,关注患者的整体需求。
创新探索
在困境中守护尊严与温暖
在工作中,我虽然面对的是癌症患者,但是我对中医的热情未减,对中医的探索也没有停歇。安宁疗护不同于临终关怀的最大特点,就是我所面对的患者并非生存时间只剩短短几天。临终关怀很容易让人觉得患者已经时日无多,而安宁疗护面对的是预期生存期一年内的患者。在临终前的几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难发挥积极作用。进修回来后,我继续保持着对中医治疗的热情,并且有增无减,总结临床有效案例文章40余篇。比如,一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低位梗阻腹胀无排气,患者腹部憋胀,我在患者腰骶部放血拔罐后,患者随即排气,腹胀减轻;一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食困难,在背俞穴针刺后随即可进流食……这些案例让我对针刺、艾灸、放血等传统疗法有了深刻体会。
除了中医,这几年我还接受了自然疗法、营养学、心灵关怀等内容的培训。心灵关怀培训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同理心”,并真正体会和理解患者及家属需要什么。有一次,一位患者家属在谈心室向我哭诉失去亲人后的处境,我才意识到丧失后的哀伤是多么沉痛。当我读完《哀伤咨询与哀伤治疗》一书后,我才知道如何帮助患者家属走出哀伤。在一次联合社会工作者的查房中,一名社会工作者俯身握住患者的手,用家乡话亲切与患者交谈。原本排斥“白大褂”的患者,竟平复了情绪,开始配合治疗。这次经历让我了解了社会工作者角色在医疗决策中的重要意义。
在与患者的相处中,我常常被他们的智慧与韧性深深触动。除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治疗,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探索与创造,常常让我看到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力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患者家属设计了一张记录表,清晰地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大小便、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这张表格不仅方便了医务人员查房,也让患者家属之间的病情交接变得高效而准确。这些看似微小却充满智慧的创造,让我深深震撼。它们不仅是对疾病的应对,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即便在困境中,依然努力寻找更好的方式,去守护尊严与温暖。
角色转变
从临床医生到安宁使者
安宁疗护的核心在于尊重生命,帮助患者在生命终末期维持尊严与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然而,我国安宁疗护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这一领域的需求将愈发迫切。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安宁疗护发展的多重困境。其中,大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不足是首要挑战。许多人对其理念和意义缺乏了解,接受与普及仍需时间。每年的“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我都积极撰写科普文章,设计活动宣传页,参加宣传义诊活动。当患者家属通过媒体了解安宁疗护并主动咨询时,我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而面对同事和朋友的误解,我更意识到肩上的责任。
思考生命
从无法面对到顺其自然
很多患者家属不知道选择安宁疗护会获得什么,甚至有一些患者家属会因为放弃最后的治疗措施而犹豫和后悔。我遇到一些患者家属,他们想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最后却又不愿放弃对生命奇迹的期盼。哪怕患者已经明确表达不想再痛苦下去了。这也使我感到非常的困惑。
很多患者家属在亲人离开后,很难再次折返。因为这里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不美好的回忆。我们也很难收到来自患者家属的感激,因为除了鼓励他们接受患者的病情,似乎并没有创造奇迹给他们带来惊喜。相逢总是缘分,也许我的角色就是“生命的摆渡人”,也正因为经历了太多离别,“摆渡”才变成了我的生活。如果“安宁人”的存在,能让生命的夜空宁静,也不失美好。如果能获得祝福,宁静的夜空也将变得璀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