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聚焦民生 创新突破 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从“五进一亮”探索结核病防治新路径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守护群众健康
“政府搭台、中医唱戏、群众受益”
超重的干预策略
1
11 1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从“五进一亮”探索结核病防治新路径
 

□马伟科

结核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顽固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主题下,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响应,以一套具备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五进一亮”系列宣传活动,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开辟出新路径,在区域内掀起了防治结核病的热潮。
在这场结核病防治行动中,共发放宣传单8200余张,宣传折页7600余份,手册2500余份,宣传品2700余份,提供咨询解答330余人次。这些数据直观地体现了宣传活动在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方面的重要性,增强了不同群体的卫生健康意识,有力推动了“无结核校园”创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
精准关怀进家庭
温情守护暖人心
卧龙区组织专业人员走进结核病患者家中,开展重点随访和一对一宣传服务。他们与患者亲切交流,仔细询问病情、服药情况以及生活状况,反复叮嘱患者按时服药、规范治疗的关键要点,深入讲解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良好卫生习惯对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坚定信心,让患者感受到专业且贴心的关怀与支持。
理念传播进社区
群防群控筑防线
在7个社区,专业人员通过专家咨询、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彩页和口罩等形式,向社区民众全面系统地宣讲结核病防治知识。积极传播“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大力推动构筑“健康四大基石”,倡导“三减三健行动”,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近万名社区居民热情参与,在社区中形成了浓厚的结核病防治氛围,成功构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知识互动进学校
青春力量齐参与
在南阳医专校,活动现场非常热闹。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内容,横幅随风飘扬,展板整齐排列,结核病防治知识彩页及防护用品被发放到同学们手中。专业人员详细介绍国内外结核病疫情、发病机制、健康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着重强调结核病的可防可控性。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防护物品900余份,接受咨询17人次,完成知识抢答35人次,在校园中成功点燃了青年学生参与结核病防治知识学习的热情,为未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储备了青春力量。
集中答疑上街头
科普知识解民惑
在防治结核一条街宣传活动现场,宣传团队精心设置健康咨询台,悬挂醒目横幅,摆放整齐的宣传牌,张贴醒目的海报,并发放印有结核宣传元素的物品,从多视角全方位介绍结核病相关知识。专业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疑问,逐一消除大家心中的误区。此次活动受到市、区卫生健康委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余份,接受咨询义诊16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
关怀职工进企业
健康护航促生产
在南阳龙升工业园区的3家企业,专业人员深入车间、班组,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工人工作间隙,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醒大家注意个人防护,并宣传国家政策,致力于改善工作条件,切实保障职工健康。现场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物品350余份,有效提升了企业职工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识,为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保驾护航。
亮灯宣传造氛围
全城联动强意识
在结核病防治日前后三天晚上,在标志性建筑金玛特生活广场、火车站广场、360广场等繁华地段的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结核病防治知识,22家医疗卫生单位也利用电子显示屏同步开展宣传活动。亮灯宣传行动成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强大传播声势,增强了市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广泛传播了健康生活方式,在全城营造出关注结核病防治的浓厚氛围。
“五进一亮”系列宣传活动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精准施策,通过多维度的宣传,全面提升了宣传效果的精准性与全面性;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将有奖抢答、亮灯宣传、线上线下互动等融入活动,创新的宣传形式,充分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了宣传活动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展望未来,卧龙区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合作精神,持续深化“五进一亮”活动模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为终结结核病流行贡献力量,全力守护公众健康。
 (作者系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