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按“程序”做事背后的真相:儿童强迫症
探索家庭病床微改革织密居家医疗服务网
创新构建卒中防治体系 守护群众健康
强科建设中的人才支撑
结核病研究新进展:有望缩短治疗周期
1
11 1 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结核病研究新进展:有望缩短治疗周期
 

□李明菊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高达50%~70%的结核病传播发生在患者确诊之前。因此,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中的高风险人群开展预防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预防性治疗(TPT)列为“遏制结核病的支柱性措施”。
近日,一项由中国研究人员发布的原创性研究带来了好消息。这项研究有望将全球结核病预防性治疗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个月,为结核病防控提供了新的可能。该研究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上海感染与免疫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团队发起,并在《新兴微生物和感染》杂志上发表了《新型短程利福喷丁和异烟肼方案预防性治疗中国矽肺病患者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试点研究》的文章,首次公布了这项全新超短程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方案(1H3P3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
结核病预防性治疗主要针对可能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并有结核病发病风险的个体。目前,预防性治疗方案主要分为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化学治疗占据主导地位。常见的化学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利福喷丁,这些药物与结核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存在重合。
在我国,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包括6个月~9个月的异烟肼单药治疗,4个月的利福平单药治疗,以及近年来新兴的3个月异烟肼联合利福喷丁(3HP)方案等。然而,尽管3HP方案因疗程短且安全性良好而被WHO推荐,但在中国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单次药物剂量高,该方案在中国人群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一项针对老年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和张文宏教授团队针对矽肺病人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均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今年2月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篇综述文章也提示,随着亚洲人群中的研究数据不断积累,3HP方案显示出更高的全身性药物反应发生频率。面对这一挑战,张文宏教授团队基于临床经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前期动物研究结果,创新设计出一个月超短程的1H3P3方案。该方案采用每周三次的利福喷丁(450毫克)联合异烟肼(400毫克)治疗,疗程仅为4周。通过降低单次药物剂量、增加给药频率,避免了间歇给药引起的系统性药物反应,同时缩短了疗程,有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1H3P3方案治疗的受试者中,仅有2.5%被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显著降低了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同时,该方案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大多数为轻度不良事件。与3HP方案相比,1H3P3方案显著减少了不良事件(尤其是系统性药物反应和肝毒性事件)的发生率。
此外,1H3P3方案的治疗完成率高达92.0%,远高于3HP方案的54.7%。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成年的潜伏感染者,研究团队采用的是固定剂量方案,并未因干预者体重不同而进行药物剂量的区分。这既有利于标准化流程的推广,也便于未来面向基层推广。
目前,1H3P3方案还在开展针对13岁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的预防性治疗Ⅲ期临床试验。对于13岁以下的儿童,该方案的剂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此外,虽然研究中1H3P3的数据集中于矽肺病患者,但研究团队对老年群体预防性治疗的安全性充满信心。
当然,针对不同人群,该方案还需要积累更多的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的数据来支持其安全性。下一步,研究团队希望将该方案推广到更为广大的结核病高危群体,尤其是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将在结核病高流行地区通过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该方案在密切接触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