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科学补钙 预防骨质疏松症 |
|
□李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全身性骨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症又叫“沉默的杀手”,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研究结果证实,科学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 日常补钙方法 膳食多样化 人们应选择钙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每天摄入300克奶制品(如纯牛奶、酸奶、奶酪等),可以为身体提供300毫克~350毫克的钙;250克深绿色蔬菜(如芥蓝、荠菜等),可以为身体提供约300毫克的钙;100克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可以为身体提供约150毫克的钙。同时,竹笋、菠菜、苋菜、苦瓜等蔬菜含有草酸,焯水可以去除部分草酸,这样有利于提升钙的吸收率。 选择补充剂 碳酸钙(含量最高,达40%):餐后服用更佳,需要胃酸协助吸收,但容易导致肠胃不适。柠檬酸钙(含量20%):空腹亦可以吸收,适合胃酸分泌不足者服用。葡萄糖酸钙(含量9%):易溶于水,吸收率高。服用补充剂的时间有讲究,要避免与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高铁药物同服;若需要服用铁剂,间隔不少于2小时。 补充维生素D 在选择维生素D时,维生素D3为首选。在日常生活中,晒太阳就能补充维生素D,为何人们还要单独补充维生素D呢?这是因为人们接触阳光的时间较短,不能直接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而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很少,所以额外补充维生素D很有必要。成年人,每天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400国际单位~800国际单位;70岁以上人群或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天维生素D的需求量为1000国际单位。 其他重要因子 维生素K2:促进钙沉积到骨骼而非血管壁,人们可以通过纳豆、奶酪等食物获取。镁元素(每天需要310毫克~320毫克):绿叶蔬菜、坚果是优质来源。适量蛋白质:如每天1个鸡蛋、手掌大小的瘦肉,摄入蛋白质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钙的利用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适度运动 阶梯训练:约10分钟,可以用扶手支撑,避免跳跃。快走、慢跑:每次30分钟,穿减震鞋,适宜选择公园的塑胶跑道。太极拳:每天40分钟以上。弹力带抗阻训练(隔日进行):脚踩弹力带直立上拉(锻炼脊柱旁边的肌肉),每天3组,每组10次。防跌倒平衡训练:单脚站立,扶墙抬起单腿,维持30秒,左右交替进行;用脚跟行走,直线行走20步(强化踝关节的稳定性)。运动时,人们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快速扭转脊柱等动作。 戒烟限酒 烟草,可以减弱雌激素的保骨功能。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量:女性每天摄入酒精不要超过15克,男性不要超过25克。 实施防跌倒策略 居家安装扶手,清除杂物、地面湿滑等隐患;穿防滑鞋,必要者使用助行器。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这样可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作者供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