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
本报讯 (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赵乙仰)近日,由南阳市卧龙区卫生健康委、卧龙区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卧龙区中医院等单位共同打造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启动。在活动现场,伴随着医务人员刚柔并济的八段锦展演,吸引千余名市民体验中医药文化。 在义诊现场,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公益诊疗联盟,利用养生智慧与智能科技,吸引千余名市民沉浸式体验“可触可感”的中医药服务。 义诊区化身“核心会客区”,10余位中医药专家为市民提供脉诊、正骨推拿、三伏贴敷,以及个性化的体质调养方案。“中医药专家集中服务,机会太难得了!”带父亲咨询关节炎问题的刘先生赞不绝口。光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健康管理延伸至社区末梢。“您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建议到医院贴敷‘三伏贴’。”南阳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耐心叮嘱市民。 卧龙区中医院执行院长李卫阳表示,今年来,该院已经举办了4场中医药文化夜市,累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该院的这项中医药惠民活动,将固定在每周五晚上,持续到10月底。 中医智能机器人(中医体质辨识系统)诊台前,人们一边品尝着卧龙区中医院熬制的中药茶饮,一边排起长队等候。两台智能设备通过AI(人工智能)舌象分析+脉诊传感器,现场生成健康指数报告,并提供个性化药方。 在活动现场,中医智能设备的相关负责人说,中医AI机器人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成果,从采集信息到出具报告仅须2分钟,不仅能够提供中医的辨证施治,还能够评估23种常见疾病的风险性评估服务,真正实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检测和管理。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体质、经络及脏腑等方面的中医健康信息检测服务。 在“鹰瞳相机”公益筛查站。市民通过60秒AI眼底扫描,即可获取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等全身性风险预警。“眼底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早筛查就是为生命抢主动权。”“鹰瞳相机”公益筛查站的相关负责人说。 专家手把手传授居家艾灸技法,市民持艾条体验“温灸足三里穴”的暖流。展台上,多款灸具、草本护眼罩、驱蚊洗护系列等创新产品琳琅满目。 “让艾草从药房走进客厅,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南阳卧龙艾草产业协会秘书长杨爱英指着可随身携带的艾草精油说道。 八段锦表演者衣袂翩跹,诠释“动静相生”的养生哲学;卧龙区中医院正骨医师赵泓森巧施手法,让腰椎病患者瞬间舒展眉头;中药茶饮的清香,吸引不少人前来品尝;孩子们在中药标本展台前触摸辛夷、人参、苍耳子……中医药以可体验、可品味、可带走的方式融入市民生活。 当夜风拂过艾香弥漫的卧龙区中医院门前广场,这场持续3个小时的“仲夏健康会客厅”累计服务市民1000余人次,发放健康手册1500余份。它以机构协作的凝聚力、科技赋能的创新力、文化浸润的生命力,让千年仲景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更勾勒出卧龙区构建“全域健康生态”的清凉夏日图景。
商丘市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贾红霞)7月14日上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商丘市中医院)举行第十六届“冬病夏治节”暨第七届“夏季养生文化节”活动。 此次活动在全体医务人员激昂地演唱院歌中拉开了帷幕。随后,商丘市中医院冬病夏治专家代表李国庆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介绍了冬病夏治的原理、适应证及该院在冬病夏治方面的特色疗法,让在场的市民对冬病夏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活动现场,医务人员还进行了精彩的八段锦展示。八段锦作为传统养生功法,动作舒展优美,刚柔并济,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市民们感受到了中医养生的活力与健康理念。 “商丘市中医院第十六届冬病夏治节暨第七届夏季养生文化节活动”的启动,标志着为期一段时间的冬病夏治特色诊疗服务全面启动,将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和养生指导。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在义诊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市民解答各种健康问题,询问病史、查看舌苔、脉诊,结合市民的身体状况给出有针对性地调理建议,并通过中医特色疗法让前来就诊的患者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医务人员还精心地为大家准备了中药香包,并细心向大家介绍它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市民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医药文化,还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文化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效果。 据悉,商丘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该院针对不同人群,研制了多种个性化的贴敷药方,并结合艾灸、拔罐、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了解冬病夏治和夏季养生知识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门峡市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朱晓娟 通讯员夏喜梅)华灯初上,药香氤氲。7月11日晚,灵宝市文化广场人潮涌动,盏盏灯火点亮了崤函大地的夜空,更映照出千年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光彩。灵宝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此开幕,一场集文化传承、健康服务、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盛宴,为市民带来别样的“健康文化嘉年华”。 夜市现场,灵宝市中医院的骨干医师坐镇义诊区,为市民提供把脉问诊、健康咨询及体质辨识服务。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体验区前,群众排起长队,享受优质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在活动中,一位小男孩的惊呼吸引了众人目光:“妈妈,快看,那个人肚子着火了!”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睁大好奇的眼睛,小手指向“腹部升阳灸”体验区。 这里的医师随即向市民科普说:“腹部升阳灸是一种中医外治法手法。它以陈年艾绒融合温经散寒中药,在特制灸具中点燃,药力、热力、特定穴位刺激三者相融合,穿透肌肤,温通经络,驱散体内寒湿瘀滞,尤其擅长调理胃寒宫寒、提升正气。看似‘火焰升腾’,实则是中医外治法的独特魅力。” 此外,中医药竞猜、中药涂色等互动项目吸引众多家庭参与。一位老年人感慨:“既能学知识,又能玩得开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医药的益处。” 本届夜市以“药香杏林夜 岐黄惠民行”为主题,是灵宝市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务实举措,旨在让千年中医药文化走进生活,惠泽百姓,为健康灵宝建设注入新动力。
新密市
本报讯 (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王莹莹 张金莉)新密市以中医药文化夜市为载体,将传统医学智慧转化为贴近民生的健康服务。7月10日~7月12日,由新密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密市卫生健康委、新密市中医院医共体承办,以“精彩中医药,健康惠万家”为主题的新密市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青屏广场如期而至。 当千年岐黄文化遇上市井烟火,一场“可玩、可尝、可感”的中医药盛宴徐徐展开。 活动现场设置了中医专家义诊区、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区、中医健康养生服务区、家庭健康工坊、医共体专区等7个板块。 来自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的100余名医务人员变身“摊主”,向群众展示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义诊台前,中医师们为前来问诊群众把脉开方。中药展示区,群众驻足停留,品鉴“六味轻身饮”“消食祛湿茶”等配方茶饮和“融入西红花”的特色寿司等中药药膳。现场互动区热闹非凡,制作中药首饰让大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此外,活动还安排了精彩的节目演出,八段锦、太极拳、《黄帝内经》诵读、中医经络拍打操……活动现场高潮不断,吸引了不少群众跟着练习,为夏夜增添了独特的风景,使优质医疗资源走进市井街巷。 此次中医药文化夜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免费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激发了更多人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素养,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基层、惠及群众,为守护百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为群众带来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1348人次,制作发放中药文创发卡300个,品鉴中药茶饮、药膳6357人次,中医专家义诊1264人次,中医健康养生服务1005人,医共体分院共服务2411人次。

↑7月14日,在修武县文化城东广场,医务人员正在为群众检查身体。修武县中医医院在修武县文化城东广场举行“传承中医药文化,共享健康生活”中医药养生文化市集活动。除了健康义诊外,主办方还设置了投壶挑战赛、“手稳心更静”等趣味活动,参与者可获得艾草枕头、驱蚊香囊等。 王正勋 侯林峰 马 兰/摄

↑7月11日,在浚县体育馆,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把脉问诊。由浚县卫生健康委、浚县中医院联合举办的“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暨浚县中医院第三届“中医健康夜市”正式拉开帷幕。 王 平 常久玲/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