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继白内障、青光眼之后的第三大致盲性眼病,也是导致我国劳动力人群(20岁~60岁)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发生风险是普通人的25倍,每年失明患者中有12%的患者由糖尿病造成。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一方面会引起黄斑水肿影响视力,另一方面会使眼底血管增生。新生毛细血管壁较薄,容易出血,最终导致眼底出血,严重者会出现视网膜脱离,造成不可逆性失明。 不易察觉的“糖网”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在24.7%~37.5%,且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患病率不断增加。 “糖网”初期症状隐匿,患者几乎无任何不适。当患者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时,往往已进入疾病严重阶段,错过最佳就诊时间。“糖网”早期会出现视物模糊、夜间视力下降、看物重影、视野减小等症状。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会出现眼前黑影漂浮,如球状、蝌蚪状或网状,若此时再采取措施,治疗效果已经错过最佳时机。 糖尿病发展为“糖网”要多久 糖尿病病程越长,“糖网”患病概率越高。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5年以上者,约有25%的患者患有“糖网”;病程在15年以上者,患病率可达80%。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5年以下者,约30%的患者患有“糖网”;病程超过20年者,“糖网”的发病率可达80%。 “糖网”患者如何避免失明 “糖网”致盲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并非不能避免。 定期筛查是关键。我国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率不足10%,这意味着有90%的“糖网”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根据我国最新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建议青春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眼底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于确诊时进行首次眼底筛查,随后每年一次眼底检查。对于已经存在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度病变者建议每3个月~6个月复查一次,重度病变者建议每1个月~3个月复查一次。 对于早期“糖网”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合理饮食,限制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量,戒烟、限酒。对于中晚期“糖网”患者,可以采用激光治疗、注射药物及眼科手术缓解疾病,但是治疗效果并非一劳永逸,获得初步改善后仍需要配合后续治疗与定期复查。科学应对“糖网”,必须“治眼”与“控糖”双管齐下:饮食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定期监测血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合并多种慢性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血糖控制范围;减少用眼时间,降低电子设备使用频率。 “糖网”发病率较高,会对糖尿病患者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只要患者增强疾病防治意识,定期筛查、积极治疗,就能有效降低视力下降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