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 所以优秀 ——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报道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 群 梁 靓 王军旗 文/图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人员搬入新家时合影留念
这里是豫西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专业科室,是河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在第18个“全国爱耳日”前夕,我们专门来到这里——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这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医院的重点专科进行了采访。 人才、设备、手术、科研铸就专业品牌 “人才、设备、手术、科研是医疗的保障,也是我们骄傲的资本!”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超自豪地说。 据张超介绍,目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近年来,该科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近百篇,专著9部,获得省、市、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5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拥有豫西地区最齐全、最先进的诊疗仪器设备,包括美国第二代等离子消融系统、超高频纯音测听、声阻抗、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多频稳态、前庭功能检查仪、助听器验配及电子耳蜗术后调机设备、小儿行为测听系统、耳内窥镜、鼻窦内窥镜及配套手术器械、电动微动力切割系统、鼻咽镜等。 因为专业,所以优秀。目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诊疗范围包括耳显微外科手术、耳神经外科手术、头颈部肿瘤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成年人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型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肺内异物取出术、鼻眼相关手术、鼻颅底相关手术等,对常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疗都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鼻咽纤维血管摘除、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内泪囊造口术、鼻腔恶性肿瘤切除及前中后及侧颅底肿瘤等较复杂的手术方面充分发挥了内镜的微创优势,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 我们了解到,2016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患者1900余人次,其中手术患者1200余人,手术率66.63%,其中三四级手术率66.39%。显微镜在嗓音学方面的应用、等离子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广泛应用、鼻窦内窥镜入路治疗鼻颅底疾病手术等取得了显著成绩;举办了河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高峰论坛;圆满地完成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课程等。 他们所擅长的,正是患者急需解决的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两个典型病例:一个是喉癌的手术治疗,另一个是肺内异物的诊疗。 张超回忆说,2015年的一天,一位62岁的男性喉癌患者声嘶伴憋气,肿瘤范围较广泛,颈部淋巴结部分转移。多家医院的手术方案都是喉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但是患者及家属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手术方案。一旦喉全切后,患者就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张口说话了,导致交流困难,生活质量下降。 接诊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认真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团队在手术中密切配合,最后做了喉3/4切除术,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同步进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患者恢复良好。虽然选择的手术方式难度大,风险大,但是避免了把出气孔留在颈部的弊端,保留了患者的发音功能及鼻腔的呼吸功能。患者术后的生活和正常人没有区别。 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洛阳地区率先开展的早期喉癌等离子刀微创治疗,免去了传统的术前常规气管切开。这样一来,部分患者做微创喉癌手术和普通的声带息肉手术一样,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 “肺内异物的诊疗是我们科室的又一强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芦二永说。 2016年冬季的一天下午,救护车拉来一名1岁的患儿。这名患儿进食花生时把部分碎颗粒吸入肺部的主支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紫绀、昏迷等症状。医务人员立即安排患儿进入绿色通道。在未办理任何住院手续及签字情况下,医务人员带患儿家属直奔手术室,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和患儿家属进行了沟通,并告知手术室做好肺内异物患儿的抢救准备工作,患儿的奶奶非常感动。 手术室里,芦二永在王军旗主治医师的配合下,从患儿肺部将主支气管碎花生取出。患儿术后转危为安,反应敏捷,未见脑损伤。当芦二永打开手术室的大门说患儿抢救成功的时候,患儿的家长非常感动,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我们所擅长的,正是患者急需解决的!”张超说,这两个典型病例只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抢救病例不胜枚举。2017年,该科将进一步细化科室分工,拟设立耳科、鼻科、咽喉科等亚专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及康复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榜

张 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抗癌协会头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和河南省医师协会常务委员,洛阳市十佳特级名医,洛阳市优秀医学学术带头人;擅长内镜下喉肿物低温等离子刀手术、咽部肿瘤手术、内窥镜下鼻窦及鼻咽部手术、中耳鼓室成形术、复杂疑难睡眠呼吸暂停的手术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及其他科研成果3项,国家专利1项。

芦二永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省、市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委等;擅长应用鼻窦内窥镜对各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窦肿瘤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擅长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微创治疗成年人及儿童鼾症,对急慢性中耳炎、气管异物、咽喉部良恶性肿瘤及嗓音疾病诊治经验丰富,对突发性耳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耳鼻喉专著3部,获得省科研成果3项。

张培华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30多年;擅长功能性鼻窦内窥镜的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咽部鼾症的手术治疗、喉部及下咽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气管异物的手术治疗;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专著1部;获得省级科研成果2项,获国家专利1项。

曾 伟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十几年,擅长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及鼻窦炎、鼻息肉、声带良性恶性肿瘤、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消融及气管异物等微创手术治疗,对急慢性中耳炎、眩晕等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主要致力于鼻窦炎、鼻息肉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发表论文十几篇,主编专著2部;获国家专利2项。

苏吉利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睡眠呼吸障碍分会青委会常委,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十几年,专业理论扎实,临床操作能力过硬,掌握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诊疗技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各领域的诊治及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