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八版:乡医课堂
 上一版  
服药时间有讲究,牢记用药“六部曲”
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
漏肩风的推拿疗法
爱心传递,情满医患
提高慢性病管理率 达到早期干预效果
1
11 1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点击目录导航下的PDF版查看可查看PDF版
  提高慢性病管理率 达到早期干预效果
 

□张凤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无论在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还是在降低居民医疗费用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基层慢性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慢性病一般为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基层慢性病管理率达不到慢性病综合防治标准,人们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早期治疗率、服药依从性、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半个多月前,国家出台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但是被确诊却没有被纳入慢性病管理的慢性病患者仍然不少。对此,笔者认为,基层医务人员应当守好提高慢性病管理率的第一道防线。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集中筛查与门诊持续检查相结合,能够不断提高慢性病的系统管理率;强化干预,取得患者的配合,能够增强患者对预防的自觉实施。
    实践证明,举办讲座、进行义诊及开具健康处方能够逐渐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嗜咸、吸烟、饮酒等,能干预不良情绪,如恐惧、对疾病的漠视等。此外,基层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科学管理,效果显著。
    笔者建议,基层医务人员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随访方式,包括打电话、发微信、面对面随访等,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复诊监督等,能够使患者得到规范化的、长期的、系统的治疗。这么做不仅能有效减缓病情发展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延长二级预防与三级预防的时间间隔,还能节约医疗资源,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慢性病防控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庭和社区为平台,从控制血压以及规范合理用药、饮食、运动、超重、肥胖、不良情绪等高危因素干预入手,能提高慢性病管理率,达到早期干预效果。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