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六版:乡村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当标准化
修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化高考餐饮安全保障
光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高考前食品安全专项行动
她把儿科病区的“名片”擦得更亮了
平顶山市湛河区卫生计生委组团关爱留守儿童
睢县卫生计生委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有力保障
虞城县人民医院为109岁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
小小一根“管”挽救了八旬老人一条命
孟津县公疗医院有个胸痛中心协作共建群
1
11 1 2018年6月7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当标准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当标准化
□焦一言

    目前,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地方性家庭医生服务技术标准,为家庭医生服务的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规范》明确,家庭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居民可以在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家庭医生解决医疗健康问题。非签约居民只享受基础服务,签约居民还可享受优先预约专科医生,转诊结束后主动跟进,了解诊疗详情以及健康恢复状况,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等。笔者认为,深圳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方面的探索,非常有意义。
    推行家庭医生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家庭医生事业均衡发展。所谓的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多停留在硬件、设备及人员配置等方面,而真正从服务能力层面注重标准化建设的还不多;但真正影响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因素,恰恰是服务能力。因此,深圳市此次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化的实践,是抓住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牛鼻子”。群众选择医疗卫生服务的首要因素是人,只有高素质的家庭医生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值得大家期待。
    为了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笔者建议:一是加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的培训。要使每一支家庭医生团队达到《规范》要求,首先要使所有团队成员熟悉《规范》内容,并以《规范》为指引,全方位获取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同时,人才引进、在职培训以及强化学习必不可少。《规范》不仅是考核依据,还是一种导向和指引。优秀家庭医生团队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实现《规范》目的和初心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严格依据《规范》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这个非常重要。《规范》就像一把尺子,既能考核出家庭医生团队的亮点,又能发现家庭医生服务中的短板。无论是政府组织的考核,还是委托第三方进行的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的考核,都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否则,《规范》将成为摆设,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三是落实《规范》的过程应当让群众充分参与。只有群众了解了《规范》,才便于监督和实施《规范》;只有群众认可了《规范》,认可了家庭医生的服务,改革成果的获得感才会增强;只有群众享受到了家庭医生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健康水平才会有所提升。如果各地都能够积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能力的标准化、规范化,必将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