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进明:让生命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本报记者 侯少飞 通讯员 刘红建
连续12年无偿献血、80多次的献血经历、高达10万毫升的献血量……这一串串数字将他的人生装扮得不再平凡。他叫杜进明,是泰康人寿周口中心分公司的一名员工。 年轻时的杜进明曾经参加过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从部队复员后回到周口,在一家工厂里当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来,经过应聘,他现就职于泰康人寿周口中心分公司。今年50多岁的杜进明,有着30多年的党龄。他坚持按时缴纳党费、准时参加党员学习和组织活动。 “记得第一次献血是2006年的春季,我去周口人民商场购买东西,偶然看到好多人在献血,于是就有了献血的念头。因为我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我知道血液对于患者的重要性。”杜进明如是说。 自从有了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后,杜进明就再也没有停止无偿献血的脚步。杜进明参加无偿捐献成分血是在2008年。当时,他在献完全血之后,周口市中心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告知他,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献成分血。 那时候,杜进明对成分血没有什么概念。后来,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得知:捐献成分血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采集血液中的某一特定成分,以满足临床患者病情的需要,从而达到节约血液资源、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输血反应的目的。目前,国内开展较多的是机采血小板。 临床输血患者由于疾病种类不同,输血目的也不完全相同。 据统计,80%以上的患者只需输注一种或两种血液成分。现如今,人们已经能从血液中分离出浓度和纯度较高的血液成分制剂,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注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输血治疗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了血液的使用量。 于是,杜进明开始捐献成分血。仅2011年,他共计捐献成分血次数高达18次。 “记得有一次,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说有患者急需血小板,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随即向单位请了假,赶到了周口市中心血站。”接受采访时,杜进明自豪地告诉记者。 “杜进明不但有爱心,工作上也对自己要求严格,兢兢业业。生活中,他更是一位大孝子,天天伺候80多岁的父母,是个难得的好人。”他的经理蒲恒说。 “我不能说自己要做个多么高尚的人,但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杜进明认为,无偿献血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快乐自己,这是利人利己的事。 据了解,截至目前,杜进明共献血82次。2017年,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