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曼 血常规是一项在临床广泛开展的检验项目。作为检验医师,我们对其包含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并不陌生。但是,这一次,就是这样一项看似简单的项目,其检验结果结合患者的情况,我们却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经过
患者,女,67岁,以“确诊食管癌1个月余,化疗一个周期后半个月余”为主诉入院。1个月前,患者被确诊为食管鳞癌,因病变局部范围较大,医务人员给予TP方案(一种化疗用药方案)辅助化疗一个疗程。在这期间,患者出现中度胃肠道反应,病情好转后出院。现在,患者为了进一步治疗来院就医。 患者对查体配合且无异常,精神尚可,进食较以前好转,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2019年1月7日,患者接受“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左颈吻合术”。手术成功,患者术中出血量200毫升;术后引流通畅,恢复良好。 这个病例看似很普通,但我们来看看她术前、术后的血常规检验结果。 1月8日,术后第一天,患者白细胞数值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符合手术后机体的正常反应;血红蛋白数值也较以前升高,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1月11日,术后第四天复查血常规,患者白细胞数值趋于正常,此时血红蛋白数值明显下降。临床医生反映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引流液量正常。 我们查验了当天的血常规标本,标本合格,直方图也未提示异常,但是血红蛋白数值为何突然降低呢? 这一现象最早是临床医生发现的,在我们确认结果无误后,结合患者的情况,医生给出的解释是患者手术后渗出较多,体质虚弱。输注去白红细胞悬液1个单位后,1月12日,患者的血红蛋白数值上升且稳定。
案例分析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在上述病例中,患者在受到手术创伤刺激后,骨髓造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刺激造血,所以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反应性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升高;随后,由于术后渗出,加上患者年纪大,体质虚弱,所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逐渐下降。 (作者供职于安阳市肿瘤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