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疾病防控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治疗腹胀验案
辨证治疗失眠
针灸治疗胃脘痛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周英杰:头晕不一定是颈椎病
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
牛膝的功效与应用
1
11 1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针灸治疗胃脘痛
 

□张观红  

    深秋某日,刘女士颠来倒去胃痛一宿,清晨便来到笔者所在针灸科就诊。患者有胃痛病史5年,因吃了一杯凉酸奶,导致胃痛急性发作,夜间疼痛难忍,以致四肢发凉,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针灸治疗3次得到缓解,治疗10次后症状基本消失。从医经验告诉我,胃脘痛病因不同,类型也不同,若能辨证施治,针灸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胃脘痛俗称胃疼、心口痛,以上腹部、靠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兼或伴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泛酸、胁胀、腹胀、不思饮食。造成胃脘痛的原因有很多,中医归结为胃气郁滞,气血不畅,胃腑得不到温煦、滋养所致。《黄帝内经》中多次论及胃,精妙之论至今影响深远,“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是纳饮食物的处所,为六腑营养之源泉,当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脾的运化,五脏得以滋养。胃在人体器官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因此,自古就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
    在笔者每天接诊的患者中,脾胃病患者约占一半,多数为胃脘痛。胃脘痛发病不论年龄,以中老年患者居多。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中青年患者有增多趋势。
    胃脘痛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一、肝胃不和型,也就是肝胃功能失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遇忧思恼怒,气郁可伤肝,造成阻滞,横逆犯胃,肝有不舒,胃失和降,疼痛攻窜胁背。针灸治疗着重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疏通肝经,调理胃络,以达到治疗效果。取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行间穴,配以期门穴。用泻法,通胃气,升清气,降浊气。
    二、脾胃虚寒型,脾胃相表里,且有络属关系,属胃络脾。肝胃虚弱,久病不愈者;过于劳累,饮食不节,胃失滋养者,易发此病。症状主要为胃痛绵绵,空腹疼痛加重,得食痛减,喜热喜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便溏。取穴:脾俞穴、胃俞穴、章门穴、中脘穴、内关穴、关元穴、大横穴、足三里穴、梁丘穴。中脘穴和关元穴可加艾灸治疗。
    三、食滞胃脘型,饮食过量,胃受纳食物过多,或喜辣,喜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郁,胃胀满,胀痛,拒按,嗳腐、泛酸,或有呕吐。治疗时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取穴:中脘穴、建里穴、天枢穴、关元穴、内关穴、足三里穴、里内庭穴。
    四、湿热蕴胃型,其病因为湿热内郁。患者多口味偏辣,喜食肥肉,甜、咸亦求味厚重,日久天长,便造成胃部、腹部胀满,且有心烦、口苦、泛酸、口腔发黏、舌苔黄或腻等。治疗需清胃泄郁热,和胃止痛。取穴:上脘穴、梁丘穴、天枢穴、中脘穴、行间穴、建里穴、内庭穴、合谷穴。
    五、胃阴亏虚型,即胃有虚火。原因为饮食不周,火气耗伤胃阴,胃失滋养。表现为胃部隐隐作痛,伴有灼热感,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体红、少津,口干舌燥,夜间尤重。治疗当滋养胃阴,和胃止痛,健脾。取穴: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章门穴、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穴、天枢穴、大黄穴。以上穴位交替使用。
    六、瘀血停胃型。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停胃,则络脉不通。可致胃部剧烈疼痛,像针扎样,痛有定处,拒按。大便色黑,舌体有紫点。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取穴:中脘穴、期门穴、膈俞穴、足三里穴、内关穴、血海穴、公孙穴、三阴交穴。
    胃脘痛虽是常见病,但是可控可防。患者平时要保持情志愉快,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调理,忌暴饮暴食,也要戒烟、戒酒。
     (作者供职于北京四季青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