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洛阳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四版:医政医管
 上一版    下一版  
器官捐献和移植:让生命得到延续
河南医疗机构通过胸痛中心建设认证突破136所 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
11 1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器官捐献和移植:让生命得到延续
 

器官捐献和移植:让生命得到延续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其中约2万人能够获得器官移植的机会。近年来,随着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体系的不断完善,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器官移植手术技术和效果也取得了显著进步。随着人们文化素养和精神修养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解、接受器官捐献,为器官捐献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19年,河南省不断加大全省人体器官移植监管工作力度,人体器官移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省开展肾脏移植手术848例,肝脏移植手术256例,肺脏移植手术32例,心脏移植手术33例。在全国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会议通报中,河南省人体器官移植管理工作整体情况良好,多项数据进入全国前十。

 

无私书写生命华章
——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

   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南省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张水军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成立了河南省唯一的肝移植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肝移植动物实验研究。
    1997年8月20日,河南医科大学成功完成首例肝移植手术,拉开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肝移植工作的帷幕,标志着河南省肝移植工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200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家具备开展肝脏移植手术资质的医疗机构;2009年,成立河南省肝移植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肝胆胰外科与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011年,成立郑州市肝胆胰疾病与器官移植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器官移植质控中心;2012年,成立河南省消化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移植中心集医、教、研为一体,以儿童肾移植为特色,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泌尿外科肾脏移植中心、国家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学科、河南省器官移植(肾脏)质量控制中心。肾移植例数及效果居国内前列,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尿毒症患者提供诊疗规范、技术先进、移植效果好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移植中心填补多项肾移植技术空白,其中国际空白1项、国内空白2项、省内空白4项,参与制定7项临床技术诊疗指南;主持国家自然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8项;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15余篇,主编专著4部,主持组织编写国内首部系统介绍儿童肾移植诊疗技术专业书籍。
    201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河南省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主体单位成立;2018年,河南省器官移植中心成立。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肝移植手术208例,肾移植手术383例,心脏移植手术3例,肺移植手术17例,协调完成DCD(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器官捐献案例153例。
    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为一名藏族同胞完成肾移植手术。出院时,藏族同胞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团队献上“哈达”,表示感激之情。患者动情地说:“住院期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本以为没有移植希望。非常感谢肾移植科医护团队为我完成肾移植手术,给予我第二次生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尿毒症患者获得肾移植的机会,康复后我将把这份大爱传递给更多的藏族病友。”

 

从“九步法”到“三大优势”
——记河南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肾移植中心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肾移植,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肾移植中心、上尿路疾病腔镜治疗中心、以肾移植为核心的“终末期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中心、内外科联合的肾上腺疾病一体化治疗中心。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肾移植中心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九步法”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成为科室特色技术,腹腔镜下肾上腺皮髓质选择性切除术国内领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时开展以肾移植为核心的“终末期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同肾上腺疾病一体化治疗一起,形成了肾移植中心的三大优势特色。
    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中心2015年完成河南省首例双肺序贯移植手术,开创了河南胸外科发展的新起点,多年来肺移植手术量位居国内第三,制定了多项河南肺移植规范和流程。
    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中心能独立完成国内目前已开展的所有肺移植术式,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完成双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肺移植、全球第三例镜面人肺移植,实现了微创手术肺移植和肺移植手术的加速康复等,创造了多个国内和中西部第一。开展多项肺移植基础研究。2019年,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在SCI一区期刊,受到移植同行的高度评价。肺移植中心拥有河南省终末期肺病外科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和郑州市肺移植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肺移植部分全国质控,是国内四大肺移植中心之一。
    在器官移植的道路上,河南省人民医院始终遵循“仁爱、博学、严谨、卓越”的医院核心价值观。2019年,河南省人民医院共完成肾移植手术120例,肺移植手术15例,完成器官捐献39例,并在华中阜外医院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
    2020年2月,一场意外导致老张(化名)永远地停止了思考,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家庭情况后,河南省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主动联系家属,协调相关部门对患者的治疗给予帮助,并宣讲了器官捐献相关事宜。经过不懈努力,家属同意捐献患者的器官去帮助更多的人,并对协调员的帮助表示感激。随后,经过严格医疗评估,排除新冠肺炎等,在河南省红十字会和医院协调员共同见证下,患者成功实施捐献,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同时让另外两个人重见光明!

 

接力生命 爱洒人间
——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

   2020年5月15日,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中心团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河南省首例心脏、肝脏联合移植手术历经8个多小时顺利完成。
    2019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共完成肾脏移植手术125例、心脏移植手术25例,完成62个人体器官捐献案例,捐献大器官196枚(肾脏122枚、肝脏56枚、心脏18枚),使196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到救治。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先后成为郑州市房颤诊疗中心、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河南心血管病医院、国际欧亚科学院河南心脏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介入与心血管外科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三级甲等医院、河南省健康促进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冠心病介入专业培训基地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专业培训基地、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基地”;2018年11月,成为河南首家首批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2018年1月,医院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脏移植专家组评审,获得心脏移植资质;截至2020年5月1日,医院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45例,移植数量和质量居省内首位。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肾脏移植手术已有30年历史,肾脏移植项目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亲属供肾移植手术以及肝肾/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填补了省内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目前已累计完成肾脏移植手术近3000例。一年人肾存活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
    2019年10月1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杨青彦接到一个电话:“喂,你好!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吗?我爱人脑出血,现在ICU(重症监护病房)里住院,我们遵从他生前遗愿,想捐献器官……”杨青彦记录下电话内容、准备好器官捐献材料,并将情况汇报给医院。医院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组织成立于2014年,率先在省内拥有器官捐献专属办公室。医院拥有专业的器官捐献管理层团队、协调员团队、器官功能维护团队、器官获取团队、脑死亡判定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器官捐献科研小组、律师法务小组。协调员团队拥有高级职称者4人、中级职称者3人、初级职称者2人,配备专业器官捐献需要的车辆、医疗设备等,形成以专业带动需求、以技术求发展的理念。

 

开创省内移植专业多项“第一”
——记郑州人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

   郑州人民医院拥有心脏、肝脏、肾脏、小肠、胰腺移植资质,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器官移植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之一,器官移植外科学是省级重点及培育学科。承建有郑州市器官移植中心,中心开创了河南省移植专业多项“首例”:河南省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河南省首例同卵孪生兄弟之间的活体肾移植,河南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河南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河南省首例小肠移植,河南省首例成功存活的心脏移植。
    郑州市器官移植中心拥有专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团队,每年协调捐献大器官超过300个,为许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点燃了新生的希望。先后完成肾移植手术1700余例,肝移植手术400余例,心脏移植手术3例,小肠移植手术1例。其中,肾移植成功率超过99%,1年存活率96.7%,3年存活率85.3%。自2005年突破100例肾移植手术至今,每年都保持100例以上,长期在省内居于前列,手术成功率和术后生存率均居国内先进水平。
    2019年,郑州市器官移植中心共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35例。其中,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手术29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手术151例,肝移植手术50例,心脏移植手术5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2例。

 

中药助“肾” 大有可为
——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

   作为我省唯一拥有开展肾移植资质的中医院,在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肾移植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思想”等理论应用于肾移植领域,运用一些益气补肾、活血通络、清利浊毒的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防治肾移植并发症,并针对不同病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的差异性,病证结合,衷中参西,发挥中医药双向免疫调节、多靶点干预、注重维护整体平衡和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与西医西药互补,目的在于促进机体阴阳平衡,保护受损的脏器,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起到积极作用,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又弥补了免疫抑制治疗的不足,延长了移植患者的存活时间,彰显了中医药在肾移植的传承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2020年2月10日,来自甘肃省白银市的患者张某激动地拉着王光策教授的手说:“你们给了我再次正常生活的机会,我真心感受到了来自医务人员的温暖,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事情要从1月18日说起。当时有一例DCD器官捐献,经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配对,与远在甘肃省白银市的患者张某配型成功,张某日夜兼程来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当时,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突然严峻,医院在前期已进行新冠病毒筛查的基础上,对其陪护家属完成新冠肺炎抗体检测后,进行宾馆隔离。科室医护人员主动照顾张某的生活起居,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3周后痊愈出院。医院在肾移植患者中发挥中医药特色,在调节免疫和改善移植肾功能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世界肾移植发展贡献自己的中国力量。
 (本报记者杨冬冬整理)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