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基层卫生
PDF版查看  第六版:乡村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诊治参考
PDF版查看  第八版:乡医课堂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缺血性中风病的诊治
辨证治疗痰湿型肝肾两虚
中药八种“参” 功效各不同
肺隔离症的介入治疗
中医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
1
11 1 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药八种“参” 功效各不同
 


□葛金华

   一提起带“参”的中药,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人参、党参等,其实名称中带“参”的中药可不止这两种。究竟有哪些常用中药是以“参”冠名,又有哪些功效呢?
人 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药性:性温,味甘、微苦。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分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应用: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消渴、失眠多梦、惊悸健忘、阳痿、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用法:每天3克~9克,另煎兑入汤剂服用;野山参研粉吞服,每次2克,每天2次。
    药理:具有抗衰老、抗抑郁、抗老年痴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骨性关节炎及抗肿瘤等功效。
    禁忌:实热证、湿热证及正气不虚者禁服;不宜与茶同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党 参
    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药性: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
    分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应用: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用法:9克~30克,煎服;或熬膏入丸、散。
    药理:具有改善胃溃疡、增强胃肠动力、抗炎症、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及抗肿瘤等功效。
    禁忌: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不宜与黎芦同用。
西洋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药性:性凉,味甘、微苦。归心经、肺经、肾经。
    分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应用: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用法:3克~6克,煎服。
    药理: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休克、改善记忆、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太子参
    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药性:性平,味甘、微苦。归脾经、肺经。
    分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应用: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用法:9克~30克,水煎服。
    药理:具有抗应激、抗疲劳、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
    禁忌:脏腑燥热,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沙 参
    来源:南沙参来源于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北沙参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药性:南沙参性微寒,味甘;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南沙参、北沙参均归肺经、胃经。
    分类: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功效: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南沙参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北沙参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用法:南沙参9克~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北沙参4.5克~9克,水煎服。
    药理:南沙参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平衡的功效,有抗辐射、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保肝、祛痰、抗真菌、强心等作用;北沙参具有解热止痛、镇痛、免疫抑制等作用。
    禁忌:南沙参与北沙参均不宜与藜芦同用,风寒咳嗽者禁服。此外,北沙参对于体寒、便溏者禁服,痰热咳嗽者慎服。
丹 参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药性:性微寒,味苦。归心经、肝经。
    分类: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功效:祛瘀止痛、活血、清心除烦。
    应用: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毒、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
    用法:用量9克~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克,煎服。
    药理:具有内皮修复、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微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症、保护受损心肌、抗心律失常及调节脂质代谢等作用。
    禁忌:月经过多而无瘀血者禁服,孕妇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玄 参
    来源:玄参科植物玄参及北玄参的干燥根。
    药性: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肺经、胃经、肾经。
    分类: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功效:凉血滋阴、泻火解毒。
    应用: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9克~15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药理:具有解热、抗菌、保护心肌缺血、解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
    禁忌:脾虚便溏或脾胃有湿者禁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苦 参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药性:性寒,味苦。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
    分类: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应用: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4.5克~9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药理: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免疫抑制、抗病毒、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平喘、抗过敏等作用。苦参有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
    禁忌:该品苦寒败胃损肾,脾胃虚寒、肾虚无热者禁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综上所述,这些名称中带“参”字的中药,因为来源不同,功用各异,所以治疗的证候也不同,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清楚。可谓此“参”非彼“参”,功效各不同。用“参”需对症,方能显奇功。
     (河南中医药大学供稿)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