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医政医管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金元大家李杲医泽王屋山
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得
珍珠
不为良相 当为良医
1
11 1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得
 

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心得
□丁春丽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类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自然、认识人体,以及怎么养生、保健、治疗的呢?我们想一想当你养一盆花或者养一条鱼,你是不是先要了解它的本性是什么,而不能顺着你的心情去养。比如你说我要给你浇水了,给你施肥而不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规律和需求,我们按自己的性子去养这些植物和动物的时候,最后结果是什么?养生的基本要求是你要了解它的本性。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上古时代的人,一般都懂得养生的道理,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过度劳累,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寿命应该终了的时候,度过百岁才离开人世。
    现在的人就不这样了,把酒当水饮,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酒醉了,还肆行房事,纵情色欲而使阴精绝,使真元耗散,不知道保持精力的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背了人生的真正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刚到半百就衰老了。
    养生首先要知其道也,何为养生之道?大家现在都在说养生,有些人在讲养生之器,比如吃什么喝什么。有些人在讲养生之术,比如我们要敲胆经、捏耳朵等,还有人讲养生之法。我们要说的是养生之道,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说的是做事情之前首先要把方向找对,如果方向错了装备越好技术越高背离你的目的就会越远,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法于阴阳,法的意思是古代历法,中国古代有两套历法阴历和阳历,阳历就是我们说的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也就是指导我们的农耕,阴历指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它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很多传统节日都是根据阴历来制定的,所以法于阴阳的意思是我们作为一个自然的产物要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
    和于术数,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说明和的前提是不同,比如炒菜,有酸苦甘辛咸五味,把同样味道的东西放在一块,比如来个辣椒炒大蒜,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什么叫和呢,酸甜口的、酸辣口的,比如做个酸辣汤,吃完之后发汗太多,放点醋中和一下,吃起来很舒服的感觉就叫和,比如阴阳和,阴阳首先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能待在一起?它们两个达成了一种相互默契和平衡,现实中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没有法于阴阳而阴阳失调造成的,中医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体是一个阴阳的和体,如果阴或阳出现了偏颇,就需要懂得术和数的人去帮助矫正它,阳多的时候给你减点阳或者加点阴,阴多的时候给你去点水或者温补点阳,让身体回到保持中立平衡的状态,谓之调和。
    食饮有节,通俗地讲就是吃什么喝什么要有节律的意思。
    第一要讲节气。吃什么喝什么要跟着节气走,我们现在吃得最多的是反季节的蔬菜、水果、粮食,不符合养生之道,我们既然是自然的产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同季节出产的食物是不一样的,自然出产什么,到什么节气吃什么会活得很自然,由于现在交通等的发达,让我们很容易吃到异地蔬菜,造成新的水土不服,比如我们可以在北方的冬天吃到海南运来的蔬菜,在冬天我们的气血是封闭收藏的,当你这时候吃到绿色蔬菜的时候,身体就会得到一个春天来了的信号,身体内部打开了,外面是风刀霜剑严相逼,最后就感冒了。
    第二要讲节奏。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失去了一个节奏,中医称胃为更虚更实之腑,就是说进来的东西把它排空了留出余地再接下一个,这样它是有节奏地蠕动,顺着这个节奏一点一点吃或者慢慢吃,按照胃的节奏来,如果打乱这个节奏就会消化不好。
    第三要讲节制。现在人们生活比较富裕,有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料,吃喝的时候大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叫恣情纵欲。放纵自己的食欲,会加大胃肠道负担,久而久之也会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疾病。
    起居有常,常指的是有规律的意思,我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是晨昏颠倒,很多人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黑夜没睡白天补回来就是了,当你的身体随着日月星辰变化而变化的时候,你强迫它去改变,你会付出更大的能量,所以天黑以后去沉睡和白天以后强迫自己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的孩子晚上熬夜写作业或者看电视玩游戏,时间长了会出现儿童早熟现象。很多人说我到深夜才会有灵感,才能写出东西,这叫竭泽而渔。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睡早起,早晨写东西思考问题更有灵感,起居无常还会使人更焦虑,患上精神类疾病。
    传颂千年的《黄帝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不断完善,使中医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得以发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时时吟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身体力行,养生延年,关爱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
 (作者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级住培医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