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 □殷红才
珍珠,别名真珠、蚌珠、真朱、珠子、药珠,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珍珠性寒,味甘、咸,归心经、肝经,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的作用,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孕妇慎服。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冯紫英受朋友之托,带了4件西洋贡品去见贾政,其中第三件是一颗桂圆大的珍珠,是4件西洋贡品中最昂贵的,要价1万两银子。冯紫英还给贾政等人展示了珍珠的妙处。他将一包小珠子倒在漆黑里散着,把那颗桂圆大的母珠放在中间,将盘子放于桌子上,只见那些小珠子滴滴溜溜地都黏在大珠子上,贾政解释道:“这叫母珠,是珠之母。” 唐代李珣说:“于臼中捣细重筛,更研两万下,方可服。” 一般认为,珍珠产于廉州合浦县为正宗。传说合浦县海中有珠池,海底有座城郭,大蚌居其中,有怪物守之不可近。蚌之细碎蔓延于城郭之外者,始可采而得之。每年刺史亲监珠户采珠,以充贡赋。 《廉州志》云:“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篮,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 史料记载,明朝皇帝为了采集南珠,派了太监在合浦县强迫人民修了一座方圆一公里的小城,全用珍珠贝壳混合泥土砌成,叫珍珠城。现七成垣虽已废塌,但废墟仍在。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合浦珠还”的佳话。汉朝合浦太守百般盘剥,珠户憎恶而离开合浦城。后来,孟尝为合浦太守,革易前弊,珍珠复还。 到了宋代已经发明假核人工养殖,《文昌杂录》已有记载。 珍珠历代被视为宝贝,不可多食。有银白,有浅蓝,还有黄白色、黑色、淡红色,均可闪烁绚丽的色彩,令人赞叹不已。 珍珠含有钙、十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铅、铜、铁、镁、锰、锌、硅、钛、锶等),可抑制脂褐素,使皮肤吸收其营养。慈禧太后每10天服1银匙珍珠粉,从不间断,所以70岁时皮肤仍柔软细嫩,光滑润泽。 慈禧太后除活着佩戴珍珠装饰外,死后绣丝褥共镶16000多颗大珍珠,寿衣镶5920颗珍珠,织金陀罗经被镶820颗珍珠,口含特大珍珠1颗,棺材放3700颗珍珠。 研究表明,珍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其次为氧化硅、磷酸钙等。另外,珍珠还含有30多种微量元素、牛磺酸、丰富的维生素、肽类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警备区门诊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