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疗法
经方辨治突发性耳聋
常用推拿手法之十
治血脂异常症方
绒毛膜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中医治疗颈源性眩晕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颈肩腰腿痛科主任毛书歌
1
11 1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绒毛膜癌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王艳丽

   滋养层疾病(trophoblastic disease,TD)是一组由胚胎滋养细胞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三种。除个别绒毛膜癌原发于卵巢外,绝大多数为继发。这几种疾病之间有一定联系,良性葡萄胎可能延续发展,经侵蚀性葡萄胎至绒毛膜癌。绒毛膜癌也可直接发生于葡萄胎、足月妊娠、流产、宫外孕后。葡萄胎是一种良性的绒毛病变,因为滋养层发育异常所致。滋养细胞肿瘤(trophoblastic tumor,TT)系指TD中除葡萄胎以外的全部病变。而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就可通过血道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及器官,引起出血坏死。根据发生学或组织来源不同,分为妊娠性绒毛膜癌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其中妊娠性绒毛膜癌较为多见。妊娠性绒毛膜癌有50%继发于葡萄胎(多在胎块清除后1年以上),发生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的患者各占25%,少数人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毛膜癌主要经血行播散发生远处转移,转移早而广泛,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其次为阴道、脑、肝。
症状体征
    阴道流血:是最主要症状,由于子宫病灶侵蚀血管或阴道转移结节破溃导致。产后、流产后或葡萄胎清除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可能引起闭经。
    腹痛:因癌组织侵及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引起下腹胀痛,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脏器转移灶破裂而致急性腹痛。
    盆腔肿块:因子宫内病灶、子宫旁转移性肿块或卵巢黄素化囊肿,在妇科检查时可触及肿块。
    转移灶表现:
    1.肺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80%),癌肿侵及支气管,多有咳嗽、血痰或反复咯血;阻塞支气管,则形成肺不张;转移灶接近胸膜,可出现胸痛及血胸;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X线胸片或肺部CT的最初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很快出现小结节状阴影,以后因病灶扩大呈棉花团状。
    2.阴道转移:子宫旁静脉逆行性转移所致,转移灶多位于阴道下段前壁,呈紫红色结节突起,破溃后可引起大出血。
    3.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后,是绒毛膜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跌倒、失明、失语、头痛、呕吐、抽搐、偏瘫以至昏迷,甚至脑疝死亡。
    4.肝转移:常同时有肺或阴道转移,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出现黄疸、肝区疼痛及消化道症状,通过B超、CT,或者MRI(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
辅助检查
    肺转移,胸片或CT显示肺野外带可见单个或多个半透明小圆形阴影,棉花团样转移灶。MRI可明确诊断脑转移、肝转移。简便的超声更是能够发现肝转移灶。
治 疗
    抗癌药物的选择:
    滋养细胞肿瘤的全身化疗使治愈率明显提高,成为妇科肿瘤中第一个可以应用化疗药物治愈的肿瘤。全身化疗最常用的化疗药物有以下几种:5-氟尿嘧啶、氨甲蝶呤、长春新碱等。这些药物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决定需要低浓度持续滴注。对于介入动脉化疗的特点是大剂量冲击化疗,因此要选择毒副作用较低,作用速度快的化疗药物,近年来常选择卡铂(CBP)的应用剂量,在单用时为400毫克/平方米。
    动脉栓塞的优点:大部分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通过全身化疗即可达到治愈效果。目前,动脉治疗仅限于晚期有转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情况下才考虑应用。滋养细胞肿瘤的特点是细胞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对血流的需求量大、对血供的要求高,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因此对抗癌药物反应好,对缺血和缺氧敏感。这是滋养细胞肿瘤实施动脉化疗很好的基础,通过动脉灌注化疗提高了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而动脉栓塞阻断了动脉血流,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化疗与栓塞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消灭肿瘤细胞。由于转移灶瘤体破裂出血是致命性的,应用动脉化疗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的优点。可有效控制出血、杀死肿瘤细胞,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