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南阳聚焦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七版:诊治参考
 上一版    下一版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
每次接诊,她都会调动所有感官
实用验方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美好人生 远离毒品——青少年学生防毒行动
1
11 1 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分泌性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苗相波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为原则。
    1.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
    鼓膜穿刺抽液:成人应用局部麻醉,以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鼓膜切开术:液体较黏稠时,鼓膜穿刺不能吸尽;小儿不合作,局部麻醉下无法进行鼓膜穿刺时,应作鼓膜切开术。应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象限做放射状形或弧形切口,注意勿伤及鼓室内壁黏膜,鼓膜切开后应将鼓室内液体全部吸尽。
    鼓室置管术: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胶耳;头部放疗后,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者,应实行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周~8周,最长可达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部分患者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至外耳道。
    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可用1%麻黄碱液或与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交替滴(喷)鼻,每天3次~4次。
    咽鼓管吹张: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隔天1次,每次每侧1毫升,共3次~6次。
    2.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手术,鼻息肉摘除术等。扁桃体特别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进行扁桃体摘除术。
    3.应用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急性期可应用如头孢拉定0.5克,4次/天;氧氟沙星0.1克~0.2克,3次~4次/天。小儿可用氨苄西林50毫克~150毫克/公斤,或羟氨苄西林口服,0.15克,3次/天;头孢他美酯0.25克~0.5克/次,2次/天,小儿10毫克/公斤,2次/天,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作用较强,可用于对其他抗菌药物不敏感者。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可作为短期治疗。
    5.黏液稀化剂及上皮纤毛驱动剂,如氨溴索,桃金娘油等。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