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珺:基层群众的“熟人”医生 本报记者 刘 旸
“来黄田医院之前,我听说这里气候干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是做好心理准备来的。可到了黄田医院才发现,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艰苦。”日前,河南省第十批援疆人才、信阳市中心医院妇科医生饶珺说,“黄田医院是一家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在这里,我除了要熟练运用妇科知识看病,还需要了解全科医学的知识。” 克服了嘴唇干裂、鼻子流血等环境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后,饶珺迅速投入援疆工作。她也迅速将自己在黄田医院的工作重点,转变到围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筛查、“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上来。针对黄田农场区域内居住的老年人较多等情况,饶珺开始尝试在门诊为老年人普及慢性疾病防治知识,如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提供健康建议等。 “在此期间,一次门诊接诊的经历让我难忘。”饶珺回忆道。一位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曾在乌鲁木齐的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这位患者无意间听见主治医师和上级医师关于她病情的讨论,很是担心。“治疗团队对患者是否要继续放化疗等进行了探讨,没有详细告知患者本人。患者心里犯了嘀咕,此后的一年里一直担心会不会因为没有进行后续治疗而导致肿瘤复发。”饶珺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患者到黄田医院陪诊,得知擅长妇科肿瘤治疗的饶珺在这里工作,就马上找到饶珺,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看过患者所有的病历后,饶珺根据她的病情,为她详细地讲解了治疗与康复期的各项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复查。饶珺说:“在黄田医院接诊的患者大多来自基层,他们更渴望得到医生如家人般的持续关心。这次接诊,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意义。” 如今,饶珺正在结合黄田农场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等,为当地慢性病患者讲解健康知识。她通过义诊、科普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健康意识。 同时,饶珺还定期为黄田医院的同行们开展业务讲座、病例讨论;利用“传、帮、带”等方式,将妇女保健、妇科常见疾病诊治、“两癌”筛查、围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等基层实用技术,留在黄田医院。 谈及自己在基层的坚守,饶珺说:“在黄田医院,我已是不少基层群众的‘熟人’医生。我的援疆工作不仅是为边疆百姓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还是要通过自身努力让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