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胃病”老不好,当心胰腺癌 |
| |
“胃病”老不好,当心胰腺癌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李惠子 55岁的刘先生上腹部不规律疼痛已有3年,并时常伴有泛酸、嗳气、饱胀等症状,按照胃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非但未见好转还疼得越来越厉害。近日,患者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胰腺癌。 胰腺在哪里?为什么容易和胃病混为一谈?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韩风说,胰腺是“隐居”于人体腹部深处的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分为头、颈、体、尾4个部分。胰头是右侧端膨大的部分,被十二指肠C形环绕;胰尾是伸向左上方较细的部分,它的前方有肝、胆、胃等器官覆盖;末端常与脾门相连。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器官虽小但作用非凡。”韩风说,“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生命息息相关。在整个消化道内,胰腺也是重要的分泌腺之一,兼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导致其预后比较差。”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高启龙说,影像学技术是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腹部超声直接显示胰腺及胰腺周围图像,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同时可观察有无肝、淋巴结转移,但由于超声受气体干扰较大,胃部含气较多易遮挡胰腺,因此会降低超声诊断的准确率。CT和MRI(磁共振)目前可作为胰腺肿瘤病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病变累及范围,指导治疗方案。 长期吸烟、饮烈性酒,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慢性疾病病史者等均为胰腺癌发病高危人群。体重超重,有肿瘤家族史、反复多次胰腺炎发作等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胰腺癌确诊前数月,患者往往有糖尿病发作,这一发现可能提醒医生们对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