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帅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秋冬季节,慢阻肺发生率较高,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小孩和呼吸道疾病患者。通常情况下,慢阻肺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气短等症状,所以患者会感到困倦、不愿意运动,想通过静坐和睡觉的方法来保持均匀的呼吸状态。在短时间内,患者虽然感到舒适,但是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减弱,严重者会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身体康复。从医学角度来分析,促进慢阻肺患者康复,必须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在慢阻肺护理工作中,应注重改进护理方法,进行人文关怀,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落实人文关怀措施,帮助患者消除抑郁、焦虑的情绪,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疑虑和需求,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促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2.帮助患者做好氧疗护理工作。慢阻肺患者存在呼吸困难问题,在病情发作期间,必须吸氧。因此,做好氧疗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在具体护理中,需要控制好氧气的浓度,控制在25%~29%;同时,将流量控制为1升/分钟~2升/分钟。另外,要加强用氧卫生管理,使患者保持顺畅呼吸,让患者获得良好的舒适感。 3.做好患者的呼吸训练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做好呼吸训练工作。护理人员会引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当患者在保持站位或者卧位的过程中,将身体微微向前倾,然后,把手放在腹部,练习慢速度和深程度呼吸,每次呼吸训练时间在6秒~10秒。随着病情好转,需要练习慢慢呼吸,每次练习10分钟,每天2次~3次。 4.做好患者体位护理工作。慢阻肺患者时常存在咳嗽、咯痰、喘息、胸闷等症状,在治疗期间,必须做好患者体位护理工作,让患者在病重期间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比如侧卧位和半卧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翻身,适当改变体位。 5.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慢阻肺患者身体虚弱,保持营养充足,对身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要做好患者饮食护理工作,为患者补充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护理人员会协同患者家属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为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 6.做好患者呼吸道护理工作。慢阻肺患者在病情发作期间,必然存在呼吸困难问题。此时,应做好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工作,指导患者通过雾化吸入方式排出痰液,避免猛咳,否则会引发严重症状。 7.做好用药护理工作。在慢阻肺患者治疗期间,做好用药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因为咳嗽而导致痰量骤增,存在脓痰和细菌感染症状,需要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在用药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患者口服药物,或者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同时,需要结合实际症状,引导患者服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内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