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燕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对人类身体健康、寿命造成严重威胁的常见疾病,有着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部分患者病情严重经抢救后患有偏瘫、吞咽困难、痴呆等并发症,这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极为重要。
饮食调整
食用清淡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少食用动物脂肪与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主食应以谷物为主,避免过多食用蔗糖,适量摄入动物蛋白,有利于将血清中脂质含量降低;应以食用油为主,如花生油、玉米油等;因为维生素C能够加快胆固醇转化。不仅如此,还应该对食物热量予以合理把握,防止剩余热量转化为脂肪、胆固醇储存在体内。
运动预防
多运动对于脑血管疾病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适当参与体力活动,对体育锻炼加以重视。活动与锻炼能够增加体力,改善脑血液循环,并对机体能量进行消耗,避免体内热量过多导致肥胖,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在运动时应结合身体基础体能,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法。另外,还应该坚持有氧运动,促进体内血液的循环流动,自然就可以预防脑血管病。
情绪调养
始终保持积极、乐观、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忧思、悲痛、愤怒。长时间精神紧张会造成血压、血脂上升,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在脑力劳动中应适当进行运动,如听轻音乐。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乐观治疗能够改善动脉硬化的疾病,既往健康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倘若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生活指导
老年人不要经常性熬夜。过度劳累会使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除此之外,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规律生活,才可以保障身体各个功能有效调理。
控制血脂、血糖
血脂异常会导致人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要高度重视,尤其肥胖以及高血脂、脂肪肝的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要合理使用降血脂药物,调整个人的生活方式,将血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患者是需要进行科学性管理的,血糖的控制非常重要,一旦人体的血糖超标,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如果用降糖药物效果并不明显,就应在医生指导下注射胰岛素,血糖的指标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脑血管病的危害比较大,预防大于治疗,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好脑血管病的预防工作很重要。一旦发现自己有脑血管病相关症状出现,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让自己的身体快速康复。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