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平 文/图
他为了能取到真“经”,学到“硬”功夫,每天开车往返140余公里,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拜师学艺”(如图)。10个月来,在带教老师的精心传授下,他已深刻领会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精髓。他就是禹州市钧台办事处燕井居委会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曹占军。 “曹占军既能吃苦、爱学习,又善于努力钻研业务,他的精神让人感动!以他目前掌握的诊疗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没有问题,应该是基层医生中的行家里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李瑞国说。 “在农村,如果治病效果不好,很难得到村民的认可,前来治病的患者也较少。”曹占军说,从去年7月至今,为了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与技术,他拿出7万余元购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每天往返于郑州市至禹州市的高速公路上,开启了漫长的“拜师求学”之路。 “只要能学习到治病技术,再苦再累我也要咬牙坚持,绝不会放弃这次机会。”曹占军说,1998年,他毕业于禹州市卫生学校社区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成为钧台办事处燕井居委会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刚开始,由于曹占军的诊疗经验不足,前来治病的患者也很少。 2015年,曹占军通过熟人介绍,来到禹州市中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其间,曹占军不仅对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学习,还熟练掌握了艾灸、针灸、推拿、拔火罐等技术,并每周尽力挤出时间回到村里为群众看病。由于治病效果好,服务热情周到,找曹占军看病的患者逐渐多起来。随着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曹占军感到所学技术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就产生了再次外出学习的想法。幸运的是,随着医改政策的落地,国家大力支持基层医生进修培训,于是从去年7月,他顺利来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两年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我的带教老师李瑞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研究生导师,为了让我多学一些知识,他让我作为旁听生来到大学教室里上课,与班级里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共同提高诊疗技术!”曹占军说。 谈起此次培训对自己的帮助,曹占军说:“之前,为患者针灸时,如果把针扎得深了,恐怕刺破血管、扎坏神经;如果把针扎得不到位,疗效不明显。每次治疗,我总是谨小慎微,担心出现意外。现在,通过老师手把手带教,我已熟练掌握了针灸、推拿、小针刀等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要领。” 曹占军说。 前几天,村里有一位60岁的女性患了眩晕病,曹占军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针灸治疗。扎了1次针灸,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经过3次治疗,患者痊愈。“通过此次培训,我能够达到病情诊断清晰、穴位选定准确、针法操作到位。现在,我遇到把握不准的患者,就让其转诊到上级医院救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曹占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