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风晓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2020年,结直肠癌已跃居成为全国第二大高发癌症。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有大肠癌病史者、结直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结直肠腺瘤患者、家族性结直肠瘤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患者。 结直肠癌的早期预警 便血 便血是结直肠癌患者中常见的症状。结直肠癌造成便血的原因是结直肠癌肿瘤增殖坏死,导致肠道组织溃疡所导致。 腹痛 结直肠癌会引起腹痛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导致肠腔变窄,容易导致梗阻,从而出现腹部不适、胀气、疼痛等。许多普通的肠胃问题也会引起腹痛。 大便性状改变 当结直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占据肠道内空间,使大便存在空间收窄,从而使患者排出的大便呈现细条或扁条状。当结直肠癌发展到可以使肠道变窄时,往往结直肠癌已经过了早期阶段。 除了结直肠癌之外,能让肠道变窄的还有直径较大的息肉。如果是腺瘤息肉的话,则有可能发生病变,发展成结直肠癌。如果发现大便变形,应尽早做检查。若发现是息肉,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切除。 贫血或体重减轻 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等,并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重减轻。 重视早期筛查 95%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息肉发展而来,而从腺瘤发展到结直肠癌则需要5年~10年时间,这段时间就是灭杀结直肠癌的黄金窗口期。如果能尽早发现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将它消灭在萌芽中,就能避免一场致命疾病的袭击。可以通过风险自查、大便潜血、粪便基因检测、肠镜等方式进行早期筛查。 风险自查可预测结直肠癌风险。强烈建议高危人群做肠镜及粪便潜血检测,鼓励平均风险、低危人群进行检测。 粪便潜血检测具有无创、方便、便宜的优点,但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粪便DNA检测检出率高,无创、方便、特异性高,其成本较大便潜血高。 肠镜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金标准,可在诊断同时进行切除治疗。如果有患者通过非肠镜手段检查发现了高危风险,下一步需要尽快到医院预约肠镜检查。 如何治疗 目前,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优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能检测肿瘤是否发生RAS和BRAF基因突变,以便指导靶向药物的用药。手术切除后我们可以辅助化疗,利用肿瘤细胞对化学药品的高敏感性,选择杀灭肿瘤细胞。一般给药途径有全身静脉给药、腹腔热灌注等。 放射治疗也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直肠癌。 防癌的核心手段是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预防癌症。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肿瘤科三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