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力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正确使用氧气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症状。 如何正确使用氧气治疗 了解氧气治疗的目的 氧气治疗是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慢阻肺患者在病情加重时,会出现缺氧现象,通过氧气治疗可以缓解这一症状。 选择合适的氧气浓度 慢阻肺患者在使用氧气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血氧饱和度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一般来说,慢阻肺患者吸氧浓度不宜过高,建议控制在28%~30%。过高的氧气浓度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呼吸负担。 掌握正确的吸氧方法 一是使用鼻导管吸氧,将鼻导管插入鼻腔,确保导管通畅,然后通过鼻导管吸入氧气。二是使用面罩吸氧,将面罩紧密贴合在患者面部,确保密封性,然后通过面罩吸入氧气。三是使用呼吸机吸氧,部分慢阻肺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以改善缺氧症状。 注意吸氧时间 慢阻肺患者在进行氧气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掌握适合的吸氧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吸氧时间不宜超过15小时,避免长时间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做好氧气的日常维护 使用氧气治疗时,应注意保持氧气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定期清洗鼻导管、面罩等设备,避免污染。同时,要定期检查氧气瓶压力,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用氧时注意事项 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 慢阻肺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一般来说,慢阻肺患者应使用低浓度氧气,以避免氧中毒。 注意用氧时间 慢阻肺患者用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天不超过15小时。过长时间用氧会导致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 加强湿度 慢阻肺患者在用氧时应加强湿度,以防止呼吸道干燥。一般可在氧气出口处加湿,也可使用加湿器。 注意氧气的输送方式 慢阻肺患者应选择适合的氧气输送方式。一般来说,鼻导管吸氧较为舒适,而面罩吸氧则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避免误区 氧浓度越高越好 过高的氧浓度会导致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慢阻肺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用氧时间越长越好 过长的用氧时间会导致氧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对慢阻肺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氧气输送方式无关紧要 不同的氧气输送方式对慢阻肺患者的舒适度和病情有不同的影响。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氧气输送方式。 总之,慢阻肺患者在用氧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用氧时间和输送方式,避免陷入误区。同时,患者还应密切关注自身的病情变化,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