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特别报道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河南老龄
PDF版查看  第六版:基层视角
PDF版查看  第七版:乡医课堂
PDF版查看  第八版:卫生文化
PDF版查看  第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一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四版:医技在线
PDF版查看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六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八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十九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二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二十四版:健康促进
 
第二十一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
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
《食疗本草》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探讨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
肾结石的起因与防范
脑外伤后治疗的黄金时段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1
11 1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方法
 

□石艳红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院前急救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而护理工作在院前急救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定义及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持续、压迫感或烧灼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颈部等部位。
诊断
病史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等危险因素,以及近期是否有心绞痛发作史。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心脏听诊有无异常。
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T波倒置等改变。
血清生化标志物 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护理方法
保持患者平静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安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平静。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报告患者情况,以便尽快救治。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置于半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如有呕吐物,应及时清除,以防误吸。
给予氧气吸入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肌缺氧。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遵医嘱给予药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镇痛药物等,以缓解症状和降低心肌损伤。
转运过程中的护理 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同时注意患者的保暖和安全。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均衡饮食,控制盐分摄入量;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定期体检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早期征兆。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门急诊)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