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流感后如何护理 □侯向菊
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较为常见,容易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疼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的护理要点 休息与睡眠 感染流感后,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身体恢复的重要保障。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给身体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使身体尽快康复。 饮食护理 感染流感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抵抗病毒和恢复健康。建议患者多食用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汤、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有助于减轻病情,加速康复。避免吸入烟雾、刺激性气体等有害物质,以免加重呼吸道症状。 口腔与呼吸道护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经常漱口,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咳嗽和擤鼻涕,以免引起咽喉疼痛和鼻出血等并发症。 心理调适 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感染后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治疗 感染流感后,应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症状或病情加重,及时就医。 避免传染给他人 感染流感后,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等,以避免传染给他人。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免传播病毒。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流感的再次发生和加速康复。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预防并发症 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等。在感染流感后,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气促、心悸、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疫苗接种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感风险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增强免疫系统对流感的抵抗力。 保持心情愉悦 感染流感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不要过分焦虑和恐慌,以免影响身体康复。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