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麻醉原理 科学应对不良反应 □邱翠苹
麻醉是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药物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他医学检查治疗提供条件,让患者能够舒适地完成手术或者有创检查。 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麻醉身体某一区域。而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麻醉药或者吸入全身麻醉药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无痛、遗忘,达到最佳手术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睡一觉”。 做手术时的疼痛及牵拉不适感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有好多的检查和诊断性检查操作会使人感到疼痛、紧张,以及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这时候,如果能“睡一觉”,醒来后就会发现手术做完了,检查结束了,是一种相对轻松的体验。 为了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需要了解麻醉的基本原理,并科学应对麻醉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麻醉后,存在不同的不良反应。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主要是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虽然麻醉药物都是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过的,很安全,但因个体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神经阻滞麻醉:相对比较安全,但也会有药物误入血管的情况,导致药物过量,引起药物中毒反应及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此麻醉方式的不良反应是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麻醉医生会及时用药缓解改善或者预防各种症状。 全身麻醉:此麻醉方式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术后恶心与呕吐、低氧血症、支气管痉挛等。麻醉医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性用药可以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 除了以上常见的麻醉不良反应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寒战、恶性高热等。为了科学应对这些不良反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麻醉医生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史、用药史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给药方式。同时,也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麻醉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其次,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同时,也需要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和给药方式,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在手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同时,也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确保患者快速康复。 总之,了解麻醉原理和科学应对麻醉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舒适的关键。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恢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麻醉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