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抗生素 □杨杰
如今,抗生素成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必须了解其使用须知,避免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抗生素主要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即能够杀灭或抑制的微生物种类不同。例如,青霉素类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效,头孢菌素类则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感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抗生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对于严重感染或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临床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 禁忌证:某些人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谨慎。例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选择抗生素时应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生素。此外,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临床上,应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几点。 遵医嘱用药: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耐药性。 避免滥用: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或治疗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只有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增强治疗效果。但联合用药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耐药性的产生与预防 长期、过量或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的主要原因。耐药性的产生使得一些原本可以有效治疗的细菌感染变得难以治疗,甚至可能无药可治。为了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只有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性感染等非细菌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 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正确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案。 保持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了解其种类、适应证与禁忌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同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通过正确的用药方式和预防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健康并避免耐药性问题的出现。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