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张学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下肢血液供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等,严重时可导致肢体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病因和风险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动脉内壁积聚脂肪和钙质,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他原因包括动脉炎、遗传因素、血栓等。 风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此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精神压力大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应对策略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科学认识该病,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效果。 科学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将各项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 适度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戒烟限酒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早期筛查:对于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早期筛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科学治疗:一旦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理调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合理使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展。 总之,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公众应关注血管健康,积极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血管疾病。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