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龙年说“龙药”
春节后怎样调整饮食
古诗词里的中药
山村里的非遗故事
枸杞子
1
11 1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春节后怎样调整饮食
 

□吕沛宛 胡彧铭

 

合理搭配
    在聚餐时,大鱼大肉是常客。春节前后,是聚餐集中的时段,肥甘厚味虽然受人欢迎,但是频繁食用,则会损胃败脾。《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因此,春节后,人们应尽快恢复常态饮食,做到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荤素比例为1∶1;平素脾胃弱者,最好1∶2食之,再配合五谷水果,有利于脾胃健康。
    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合理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促进组织修复,提高抵抗力,还能改善记忆力,提高我们在工作中的能力。
寒热体质不同 选择也不同
    这里所说的寒热,并非冰激凌和热汤之间的寒热,而是体质寒热。体质虚寒者,平素手脚怕冷,要少食生冷食物(如酸奶、水果、冷饮等),适宜摄入热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等。热性体质者,则与之相反,喜冷饮,容易急躁等,要少食热性、易上火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韭菜等)。
规律饮食
    在宴席上,美食让我们应接不暇,加之亲朋好友聚集,大多数人一边聊天、一边用餐,导致用餐时间不规律。不规律饮食不利于身体健康。规律饮食可以保证人体消化吸收过程有节奏地进行,使脾胃功能协调。
    《黄帝内经·灵枢经》记载:“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如果饮食时间不固定,会使胃肠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时间长了,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食欲减退。因此,我们应规律饮食。
适度运动
    运动员一旦停止运动,且摄取的食物量未减少,一个月后体重会明显增加。普通人食量增加,运动量减少,体重也会在短期内迅速增加。
    在春节期间,我们停止了忙碌的工作,如果饮食不节制,会导致体重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为“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埋下风险。因此,春节假期结束后,我们应适度运动,把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维持体内气机流畅,代谢出堆积在体内的“垃圾”。运动形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逛街、登山、散步等,在放松的同时,也达到了运动的目的。
老人孩子饮食宜清淡
    小孩尚弱,老人已衰,其脏腑功能都相对不足,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很多孩子不知饥饱,常常出现食积的情况,节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在各类食物中,蔬菜最容易消化,谷物次之,肉类较难消化。因此,在饮食方面,家长除了要注重荤素搭配外,还可以在炖肉时放入10克~20克山楂,这样不仅能增加口感,还能帮助肠胃消化食物。老人则要注意饮食清淡,应以素食为主,烹调做到熟、细、软、烂。
特殊人群注意食养
    在春节期间,慢性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不能改变饮食和用药习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者应坚持低盐、低钾饮食,少吃肥甘厚味,尤其不要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春节聚餐时,大多数患者情绪兴奋,导致摄入过多不该摄入的食物。轻者出现胃肠梗阻、便秘、腹胀、泛酸等症状,重者由于血糖过高,导致昏迷、中风,甚至心脏病发作等。因此,慢性病患者春节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守饮食原则,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度过一个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春节。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