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麻醉是指在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的过程中,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从而顺利完成手术的一种医疗过程。麻醉亦可用于控制疼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
在实施外科手术或诊断性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感到疼痛,并要求使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身体暂时失去痛觉。外科手术及检验过程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及反射性副作用,如消化道手术会导致患者产生恶心、呕吐症状;长期处于不舒服的姿势(如俯卧位)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因此,要让患者处在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中手术,或者在对不良刺激无反应、暂时失去记忆力的情况下接受手术。
在做手术之前,我们通常要做好麻醉准备,然后开始手术。手术前,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
麻醉内容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工作、重症监护、急救复苏及疼痛治疗。1.临床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不同药物、各种麻醉技术,使患者失去知觉,进入睡眠状态的方法。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使患者暂时失去痛觉的麻醉方法。2.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患者或麻醉手术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麻醉师在这一环节中有关键作用。3.急救复苏: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有可能突然出现心脏骤停,若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这时,麻醉师会利用心肺复苏技术参与抢救,使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4.疼痛治疗:针对各类急慢性疼痛(如创伤后疼痛、腰腿痛、神经痛、肿瘤痛、中枢性疼痛等),麻醉师可以在门诊或病房为患者镇痛。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等。总之,麻醉是一门综合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技术。
为减少患者术前的精神紧张,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可适当给予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等麻醉前用药。在手术或麻醉前,要严格禁食,特别是在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高的治疗中,如胃肠道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施行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变化,包括呼吸、血压等指标,若发生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麻醉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将患者安全送至麻醉恢复室,并在此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护治疗,直至患者清醒(特殊病情除外)。
(作者供职于新疆兵团第一师医院) |